
审计的实习报告范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审计的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审计的实习报告范文1一,实习目的
专业实习是我们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专业实习使自己在实践中验证,巩固和深化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知识的运用加深对相关课程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对企业及其管理业务的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实习单位的各项业务进行初步分析,善于观察和分析对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处,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并提炼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
本次实习我到的实习单位是河南省新野县审计局,实习的主要任务如下:
1、调查新野县审计局目前的审计事务的操作流程。
2、研究现行信息化系统对业务进程所起的作用。
3、分析新野审计局信息化的经验及出现的问题。
三,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随着生产的自动化,贸易中的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财务软件的广泛使用,以及支付手段的多样化,审计信息化将是21世纪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现今的基层审计单位的信息化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我国基层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审计人员;软件条件以及硬件条件如何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联系了河南省新野县省审计局,并在那进行了我的专业实习。
本文所探讨的审计信息化是指,被审计对象进行财务工作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运营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的工作。
2、实习单位介绍
新野县审计局是隶属于国家审计署的县一级的审计单位,编制大约30人。新野县属于河南省的经济不太发达的农业县,所以审计机构不像大城市那样有很多的审计事务所,审计单位只有审计局一家,并且被审单位也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平时业务工作量并不太多,同一时间基本上只进行一家被审单位的审计。
3、实习单位信息化现状介绍
一个网络审计系统由三个重要的方面构成:硬件基础,软件基础,管理及操作系统的人员。要实现审计信息化,则必须三方面均达到网络审计的要求。因此我结合网上调查的我国的现状,针对我的实习单位,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网络审计的现状。
1、硬件条件
财政部1994年5月4日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其中关于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总的目标是:到20xx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帐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xx年,力争80%在我国管理较好的大型企业,在会计电算化方面应该具备了较好的硬件条件,但是从总体上而言,电算化的硬件条件仍不太高,要实现所有企业电算化以及非企业财务部门电算化则有更大的差距,更别说网络化了。另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审计,必须达到全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实现支护方式,财务数据生成等的电子化,则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针对新野县审计局这样的基层单位,其现状基本上于我国的大的局势类似,具备一定数量的微机,也基本建立了网络环境,但是硬件较落后,网络也只是简单的局域网联入互联网,防火墙和其他的配套设施并没有建立起来。
2、软件条件
(1)网络财务软件及应用
早在20xx年我国主要的财务软及生产商:如北京用友,安易,山东浪潮通用,成都金算盘,深圳金蝶等公司的财务软件
来看,大多数具有一定的远程数据处理与传输的功能,都推出了自己的网络财务软件。最近五年由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中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企业纷纷"触网",从产品,服务,运营等方面全面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转型。中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些新的网络财务软件的推出时间大都在20xx—20xx年之间,所以在社会中使用的面还不太大,同时这些网络财务软件覆盖的核算领域还不太广。总体上而言我国的会计电化软件还是比较理想的,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也不太大。但是要达到审计信息化所要求的网络财务软件的水平,由于我国网络发展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落后,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也还有一些小的财务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的小规模的实用的财务软件也的相当的多。我的实习单位采用的正是这样的软件。但即使是这样小规模的低成本的软件的使用依然不很成熟。
我国关于财务软件的设计,评审等方面的法规如《财务软技术据接口标准98001》等均着眼于财务软件本身。财务软件在设计时大多没有考虑专用的审计软件接口,使得在财务软件中嵌入适时跟踪监控的审计程序难以实现,使审计人员采集数据出现一定困难。少量的财务软件虽有数据转化功能,也只是对于会计账簿的格式进行了简单的转化。现代财务软件的编译采用多种计算机高级语言,如Acce,V,VC,owerPoint等,但由于软件的编译过程没有规范的程序,导致财务软件的库结构和科目代码等至今没有统一的准则。这种现状对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极为不利。计算机审计软件要发展,不能专为一种财务软件而开发,财务软件的编译结构不一样,必然导致计算机审计软件的编译过程过于庞大或者对于部分财务软件的不适用。所以必须像规定会计准则一样,规定财务软件的基础结构,使计算机审计能得以顺利地发展。
总之,虽然我国的网络财务软件较国际先经水平的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基层单位资金缺乏,信息化基础较差,目前使用面还不广。同时网络财务软件的设计没有考虑审计软件设计的需要,使得审计软件的数据收集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制约。现状不是很理想。
(2)审计软件
我国现存的审计软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审计法规管理系统。
②审计抽样软件。
③表格法审计软件,该类软件能完成审计表格及有关参数的增,删,改维护,能输入审计表格中要抄录的数据,能计算并填入审计表格中由计算得到的数据,能按预定的格式打印输出审计表格。
④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软件。
⑤工具箱式通用审计软件,如由北京通审软件公司开发的20xx通审软件。
⑥工具箱式通用审计软件,该类程序是为了完成某些特定的审计任务。例如 ……此处隐藏32436个字……据记账凭证填写明细帐。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失算平衡表,最后哦登记入总帐,急转其成本利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登其他的会计报表,这只是一般的流程,现在都在使用计算机记账,但是我们实习的公司特意要求我们手工记账,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更清楚知道怎么样去结转成本利润,而不是依靠计算机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也是在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
第二、对于这次实习,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实习的时间太短,还有很多要我吗去学习的东西没有学到,对审计业务的了解也是浅尝辄止,也没有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业务类型;再加上已经很久没有看书了,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业务处理对哦有些不知所措,之外关系最大的一点是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需要理论知识地推动,两者相辅相成,可能会影响实习吧。总之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大学两年中难以学习到的东西。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也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
第三、在这几个星期的工作中,我基本上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审计过程。从中,我发现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经过大量的计算和核对的工作的。审计的同事是抱有怀疑,独立的态度工作,对客户三大报表的数目都会一一计算,当发现我们审计的数与客户提供的数有差异,或者今年与去年相比,数目的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审计的同事就会抓住客户问个不停,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这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审计同事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技能。
实习,虽然就此告一段落了,总之,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不少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是我明白其实只要用功没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因为在这里实习我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这次实习经历对于我以后的工作真的是受益匪浅!再过不久,我就要跟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走向会计岗位了。想到自己大学两年的学习,想到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感,我觉得我能学有所用,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优秀的会计专业人员!
审计的实习报告范文15实习报告频道。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过程中对审计的相关软件的使用,了解审计业务的主要流程,以及每个步骤需要的程序,以达到熟悉审计业务流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审计问题的处理。理论联系实践,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一些基础。
二、实习要求
要求能通过实习,对于软件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能系统地认识到审计业务的严谨的工作程序。具体的实习要求如下列示:
◇熟悉软件使用流程;
◇做好查账前的准备工作;
◇生成未审报表;
◇项目负责人进行审计风险评估;
◇项目负责人结合实质性程序做人员分工;
◇审计人员根据初始底稿执行程序进行审计工作;
◇生成正式的`工作底稿。
三、实习内容
实习的内容便是依据实习要求中的具体流程操作。我们首先是听老师讲述了软件使用的相关流程,然后听教学录音文件对软件的使用中会出现的问题有了了解。这些准备工作完毕后,我们才开始实用软件进行简单的业务处理。具体的操作内容列示如下:
1、熟悉软件使用流程
熟知软件的使用流程是十分必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流程中包括十个步骤左右,我们本次实习主要练习其中的六个步骤。因而实习中实际用到的流程如下:
做好查账前的准备工作→生成未审报表→项目负责人进行审计风险评估→项目负责人结合实质性程序做人员分工→审计人员根据初始底稿执行程序进行审计工作→生成正式的工作底稿
2、做好查账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点击【建立审计项目】按钮,选择需要登录的被审单位账套。然后按照流程图所示,逐步进行如下操作:
(1)设置查账期间
在“查前准备”主界面中点击“设置查账期间”按钮
(2) 行业科目对照
在“查前准备”主界面中点击“行业科目对照”按钮。具体操作如下:
选择对照年度20xx→选择对应的行业→点击“第1步、1级对照”→点击“第二步 对照校验”→选择对照年度20xx→点击“点击第二步对照校验”→点击“明细对照”
(3)数据准备及测试
在“查前准备”主界面中点击“数据准备及测试”按钮。具体操作如下:
账户平衡校验→损益类科目冲销校验→年度间科目结转校验→凭证校验及红字对冲检查→历年科目设置连续性校验
至此,查账前的准备工作结束,开始进行下一步――生成未审报表。
3、生成未审报表
在审计工作记录的主界面中,单击【工作底稿】上的【行业报表】,在报表生成及分析生成窗口中,生成未审报表。
4、项目负责人进行审计风险评估
在本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风险评估调查和编辑风险评估底稿。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1) 风险评估调查
在审计风险评估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每个调查阶段生成不同阶段的审计风险评估的调查底稿。在每个阶段的底稿中我们只需要按照所需要到内容填写,或者选择就可以了。
(2)编辑风险评估底稿
首先第一步我们选取此次项目中所参与的人员以及他们各自负责的科目。点击第二步来选择每个科目我们执行那些工作。在对每一个科目进行完实质性测试程序的选择后只要执行第三步,初始化底稿就会自动的过渡到审计工作记录中。
5、项目负责人结合实质性程序做人员分工
系统内置的几套工作底稿可以任意选择,在生成工作底稿之前,最好先进行抽凭,账龄分析等。因为:底稿模板中是有取数公式的,如果不做好之前的准备工作会取不到数。
(1)选择人员及负责底稿
审计工作记录主界面中,单击【审计工作记录】上的【工作底稿】按钮,弹出操作界面。首先、点击“选择人员及底稿”进入。在这里首先在左上角选择人员,然后将这个人员所需要负责的底稿从左边选到右边。
点击确认以后,继续点击“选择人员及底稿”按钮,进行其他人员分工。
(2)选择实质性执行程序
选择某个科目底稿点击“第二步,选择执行程序”,来进行实质性测试程序的选择。
(3)批量生成各人员初始底稿
设置完实质性测试程序后,点击“第三步,生成初始化底稿”,这样就批量生成了各人员的初始底稿,初始底稿生成在“审计工作记录”中的”工作底稿”中。
6、审计人员根据初始底稿执行程序进行审计工作
(1)基本查账
§明细账查询:直接双击“集成查账中心”中的科目名称即可对该科目进行明细账查询。
§ 银行询证函的生成:点击财务审计中的“科目汇总查询”来打开科目汇总表。在科目余额表中选中需要生成函证的银行科目,点击“函证”;单击【生成多张函证】后,出现操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