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图画--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想一想怎么记?
3、范读课文。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读课文,评议。
我在每个组请一个同学读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当一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
四、学习课文,知其意
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他从心底里发出感叹。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记“哇”字这是什么句?应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
2、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葫芦叶雪白的葫芦花可爱小葫芦你喜欢这棵葫芦吗?我也好喜欢这棵葫芦我要用的朗读来告诉它。范读。你想试试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细长的()雪白的()可爱的()
3、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课文中划一划找一找(四人小组)
(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都”“几次”说明什么?你能用每天说一句话吗?
(2)“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指导看图,认识“盯”,理解“盯”(像这样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语”的意思;你看这里一下子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这个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找一样东西代替葫芦演一演这个种葫芦的人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4、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看课件咦长得好好的葫芦怎么都落了呢?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心情怎么样?那该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
五、合作探究,找原因
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又有种葫芦的人天天看,细心呵护,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回答:
生:因为当初没有听邻居的话。
生:因为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
生:其实很多事物是有联系的,叶子如果没长好,当然就结不了果子。
六、拓展延伸,悟道理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学生的回答:A、叶子和果实有关系是很密切的。
B、种果实一定不仅要浇水、施肥,还得捉虫才行。
C、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等)
2、师: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看课件)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它?
3、总结谈话。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七、学写生字
1.注意“每”的笔顺。师范写,生竖空
2.“挂”和“哇”的右边是两个土组成
3.仔细观察范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它们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哇的口字旁写的比较小)
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中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教学设计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教学时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朗读体会,并进行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将教学设计付诸课堂实践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字词教学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简短精悍,生字较少,共6个。教学中,我重点是学习“葫、芦”,读好轻声,并通过读“葫芦叶、葫芦藤、葫芦花、小葫芦”四个词,巩固“葫芦”的读音。但忽略了“盯”这个重要的生字,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体会那个种葫芦的人的思想。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深入学习。
2、学习课文
语文课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融合,感情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品读感悟2、3自然段时,我对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的思想,还有带领学生更加深入体会的余地。我仅抓住人物的语言,没有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如文中的“盯”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葫芦的集中表现,应加以品析。所以在这个环节,可以这样调整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谈论;当学生谈论到那个人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才导致的后果时,教师追问:“那个人为什么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学生回答后,引出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 ……此处隐藏6438个字……>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葫芦图片,大家见过这种植物么?它叫什么呢?
2、谁知道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呢?(师用自制小卡片展示葫芦生长过程: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在演示的同时,教师口述葫芦生长过程。
3、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可他种的小葫芦还没有长大,就全部掉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4、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14课(师板书:14我要的是葫芦)生读课题。
二、认读生字
1、真不错,老师还没有教呢,大家就都认得“葫芦”了,看样子,大家一定预习得很好了,老师相信其他的生字,大家也一定会认会读了。
2、出示生字卡片“葫”“芦”“藤”“哇”“盯”“邻”生试读。
3、师教读生字,并标注拼音,生跟读。
4、生再读生字(齐读)。
5、师擦去生字拼音,学生再试读。
6、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在学习生字的基础上,生齐声朗读课文。
2、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这个人在干什么呢?他所做的事有成果么?
(这个人在在种葫芦,他的葫芦全部都掉了)
3、是啊,这个种葫芦的人种葫芦全部都掉了,可刚开始,小葫芦长出来了么?
(长出来了)
4、你是从哪里知道葫芦长出来了的呢?长出来的葫芦又是什么样子呢?(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答案)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5、生朗读这几句话,师指导朗读。
(要读出小葫芦长出来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6、从刚才我们所读的这几句话中,你能找出来小葫芦生长的过程么?
(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7、经过了“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这样的生长过程,小葫芦应该越长越好,变成大葫芦啊,是不是这个种葫芦的人丰收了,收获了很多的葫芦呢?
(没有。)
8、为什么呢?课文里告诉我们了么?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9、指导朗读。
(要读出小葫芦掉落了,人们的伤心、失望和可惜。)
10、开始小葫芦不是长的得很好么?可现在......全落了。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几个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11、指导朗读,并体会“叶子上的虫不用治。”的区别。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带有“?”和“!”的句子更能突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蚜虫满不在乎的态度。)
12、分角色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13、真可惜,小葫芦都落了!这是不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所导致的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这个故事,看完以后,请大家告诉老师,这个种葫芦的人错了么?错在哪里呢?
(种葫芦的人错了,他错在: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14、叶子都落了,小葫芦也没了,种葫芦的人看见这个景象,会想什么呢?
(生可自由发言。)
五、小结
种葫芦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可惜小葫芦这时小葫芦已经没有了。他的错误是: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同学们,你们想做这样的人么?(不想。)那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考虑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多多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六、作业布置
连线: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带疑问的语气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十分肯定的语气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平静的语气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会写8个字,并且正确掌握这8个字的读音、用这8个字组词。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生齐读课文,并回忆上节课所学习到的道理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考虑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多多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学写生字
1、生读生字,正确掌握8个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言”,你能用加一加、去一去、换一换的方法对这个生字进行加工吗?
(可用加一加,言字加上单人旁组成信。)
3、师在田字格里范写“言”。
4、生开火车组词。
(例:写信、送信、相信。)
5、出示“治”,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换一换,“治”字换成提手旁组成“抬”,组词:抬水、抬头。)
(换一换:“治”字换成女子旁组成“始”,组词:开始、始终。)
(去一去,“治”字去掉三点水就是“台”,组词:台湾、台灯。)
6、出示“挂”,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挂”字换成三点水是“洼”,山洼。)
(“挂”字换成单人旁是“佳”,佳品。)
7、出示“每”,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每”字加上三点水组成“海”,大海。)
(加一加:“每”字加上竖心旁组成“悔”,后悔。)
(去一去:“每”字去掉卧人旁,就是母亲的“母”。
8、出示“棵”,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换一换,“棵”字换成言字旁,组成“课”,上课。)
(换一换,“棵”字换成页字旁,组成“颗”,一颗星。)
9、出示“哇”,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10、出示“怪”,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去一去,“怪”字去掉竖心旁,就是“圣”,神圣。)
11、出示“慢”,并范写,生开火车组词。
(换一换,“慢”字换成三点水,就是“漫”,漫游。)
(换一换,“慢”字换成草子头,就是“蔓”,藤蔓。)
三、学生随堂练习书写生字。
四、师巡视学生书写生字,并加以个别指导。
三、作业布置
组词:
慢()怪()哇()洼()娃()
漫()圣()挂()佳()蛙()
板书设计:
长出葫芦藤
↓
长出绿叶
↓
开出小花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
我要的是葫芦↓考虑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多
结小葫芦多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
叶子生蚜虫
↓
葫芦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