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9-14 19:05:08
中班科学教案10篇【优选】

中班科学教案10篇【优选】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小结:水会流动。

(2)溶解实验

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能认真、仔细、有序地观察物体。

2、 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1、 色彩、造型差异的纸飞机。

2、 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 观察、比较两种纸飞机的不同。

(1) 教师出示红色纸飞机。

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的?

(2) 教师出示蓝色纸飞机。

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成的?

(3) 找出不同之处。

提问:这两个纸飞机一样吗?除了颜色不同,还有哪些地方不同?

小结:大家观察的很仔细,把这两个纸飞机从机头到机尾都做了比较。纸飞机除了颜色不同,他们的机身、机翼、尾翼也不一样。

2、 出示一张用过的纸。

提问:这张纸除了可以折纸飞机外,还有什么用?

小结:这张纸可以……还可以……,我们应该节约用纸。

3、 完成幼儿操作材料。

(1) 观察画面,理解用途。

(2) 交代操作要求。

(3) 幼儿完成操作任务,教师提醒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比较。

(4) 交流、验证操作结果。

(5) 幼儿相互交流。

4、 结束,整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不同的节奏

活动目标:

一、感受不同条件下心脏不同节奏的跳动,了解心脏跳动与运动间的关系。

二、激发幼儿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三、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四、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心脏图、录音:胎心音、

记录表、笔每个幼儿一份、皮球每个幼儿一只、听诊器每桌一只、

活动过程:

一、奇妙的声音

1、出现胎心音,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是什么声音?

2、揭示:“这是小娃娃在妈妈肚子里时心脏跳动的声音。”

3、引道幼儿说说胎儿心跳的节奏。

二、会唱歌、跳舞的心脏

1、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听听自己或别人的心跳,并说说他的节奏和自己的感受。

2、引导幼儿用手贴紧胸部,感受自己的心跳,并给半分钟的时间自己数数心跳的次数。

3、小知识介绍: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每个人都有一颗心脏。人的心脏在胸腔中部,稍稍偏左的地方,大小跟人的拳头差不多。心脏在人的身体内不停的跳动,而且跳动得非常有节奏。

三、心脏的不同节奏

1、引导幼儿分别拍球(十下)和跳格子(在活动场上来回一次),并感受自己的.心跳节奏,用自己的方式在记录表中分别表示出。

2、幼儿交流记录结果。

3、小结:原来心脏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他就跳得快;当我们进行安静的活动时,他和平时一样平稳。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感受还有什么样的经历、情形会使心跳加快?引导幼儿回家听听父母的心跳,对比感受和自己的心跳有什么区别。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知道春天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到处都有,他们可以吃,营养丰富;培养幼儿挖野菜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新鲜的荠菜若干,每人一个小塑料袋,选择一块生长野菜较多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荠菜的外形特征。

幼儿每人拿一棵荠菜,仔细观察荠菜叶子的形状和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有些开花的荠菜还可以让幼儿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铲形的小种子)。

(1)提问:荠菜长在哪里?是人们种出来的吗?(长在草地上。小河边。树丛中,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又叫它野菜。)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野菜?你吃过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觉?

小结:野菜有许多种,可以吃,营养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种野菜了。

2、组织幼儿到户外去采摘荠菜。

(1)组织幼儿在户外的草地上。树丛中采摘荠菜。边采边 ……此处隐藏1432个字……)还发出什么声音(咕噜噜)

2.做小客人去森林旅游观察别的动物怎么睡觉

——小猪看见了这么多小朋友可高兴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它们的森林里旅游,看看别的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你们说好不好?那你们的声音都要轻一点哦,不要吵着小动物睡觉了好不好?

3.分别出示动物睡觉的图片,并请幼儿模仿

1.出示丹顶鹤睡觉的图片

1)请幼儿仔细观察——“你们认识它吗?它是怎么睡觉的?”

2)请幼儿模仿丹顶鹤睡觉的姿势——单脚站立

3)为什么会单脚站立睡觉——敌人来了能马上飞走

2.出示猫头鹰睡觉的图片

1)请幼儿观察是怎么猫头鹰睡觉的(睁着一只眼睛睡觉)

2)请幼儿模仿猫头鹰睡觉

3)为什么猫头鹰要睁着一只眼睛睡觉——(晚上要捉老鼠,睁着一只眼睛睡觉方捕猎)继而引发幼儿对猫头鹰辛苦工作的崇敬之情)

3.出示蝙蝠睡觉的图片

1)观察蝙蝠是怎么睡觉的——倒挂着睡觉

2)老师也装作不知道,请蝙蝠自己告诉小朋友(教师配音)

——蝙蝠:“我住在岩洞里,倒挂着可以让我的身体不会碰到冷冰冰的.墙壁;遇到危险的时候我的脚一松开就可以飞走了,如果像小朋友一样躺着睡觉就很难飞起来了。”

4.出示刺猬睡觉的图片

1)观察刺猬是怎么睡觉的——蜷着身子睡

2)为什么刺猬要蜷着身子睡觉——刺很尖,可以保护自己

5.出示蛇睡觉的图片

1)观察蛇是怎么睡觉的——盘曲着睡

2)去问问小蛇为什么要卷着身体睡觉

——小蛇:“我的身体很冷,盘着睡觉能让我感觉温暖一点,但是小朋友如果想要长得很高就一定要伸直身体睡觉哦”

6.出示金鱼、松鼠、马的图片

4.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击鼓传花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传递手绢花。在音乐停止的同时停止传递,请拿到手绢花的幼儿做一个动物睡觉的姿势,让其他幼儿猜。

(注意要点1.在游戏前教师要为幼儿清楚地介绍游戏的玩法。2.教师要及时激发展开想象力:幼儿除了今天知道的五个动物,还有没有别的动物的睡觉姿势可以表演出来)

5.总结活动

——我们今天看了很多小动物,你们喜欢它们吗?小动物也很喜欢小朋友,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以后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它们,让它们像我们一样快快乐乐的长大好不好?

6.请幼儿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了解其它动物的睡眠姿势,然后将结果与其余幼儿共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观看视频,感受沉浮现象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神奇的视频,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吧!

师:从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1)幼:乒乓球、玻璃球等

师:哦,看到很多的东西吧!那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沉到水下去了,又是什么漂浮在水面上?

(2)幼:看到玻璃球沉到水下去了,乒乓球在水面上

二、教师做实验,幼儿观察沉浮现象

师:小朋友们真棒,观察的.很仔细!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也来做一回科学家,看看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哪些东西又会浮在水面上。

1、出示铁钉

师:看,这是什么?

师:你们猜,铁钉会沉到水底,还是会漂浮在水面上呢?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看看小朋友们说的到底对不对。

师:看,现在发生了什么?铁钉怎么样?哦,沉到水底啦!

师:既然铁钉沉到了水底,我们就在这张记录表上,铁钉的下面用“↓”表示“沉”(教师在白板上展示如何做标记)

2、出示泡沫

师:看,这又是什么?

师:猜猜看,泡沫会沉下去吗?

师:我们一起通过实验看看吧!

师:哪个小朋友告诉我,现在出现了什么现象?

师:哦,泡沫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我们要在记录表上找到泡沫一格,在他的下面用“↑”表示浮。

3、出示乒乓球

师:你们看,乒乓球是沉还是浮呢?

师:谁能告诉我,我们该用什么标记表示它?

4、出示磁铁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耐心、细心地进行试验,并注意仔细观察实验结果。

2、积极主动地参加实验活动,探索自然界的秘密。

3、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内聚力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活动准备:硬币、玻璃杯、回形针、皱纹纸一张,盛水的器皿。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幼儿探讨水的秘密。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先猜出来。

老师出谜面:“一种东西真奇妙,无形无色无味道,动物植物离不了,竹篮装它全漏掉。

教师:为什么你觉得是水呢?水有这么多特点,它还有一些什么秘密呢?你知道吗?今天让我们来做两个有趣的实验,揭开它的秘密吧!

二、交代实验的步骤及要求。

1、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老师先将玻璃杯里盛满水,然后将这些硬币一个个轻轻地放进玻璃杯中。放一个后引导仔细观察一下,玻璃杯中的水有没有溢出来。

2、教师:你在刚才的实验中看出了什么?引导幼儿学会用完整的话来表达。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在玻璃杯中盛满了水,然后放入硬币,发现水没有溢出来。

三、幼儿看老师实验,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玻璃杯中装满水了吗?玻璃杯中的水有没有溢出来?仔细观察杯口,杯口的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玻璃杯中装满了水又放了许多硬币,水才高出杯口,但却没有溢出来呢?引导幼儿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老师装满水的杯子的杯口上是平的,并没有高出杯口,放入硬币后,杯子里的水高出了杯口,水确没有溢出来。

四、交代实验二的`步骤及要求。

1、教师出示回形针:

教师:这是什么?回形针放在水里会怎么样?

1、教师进行试验将回形针放在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教师:“回形针怎样了?怎样可以让回形针不掉下去呢?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看出,回形针放在水里,水掉下去了。

3、教师再进行试验,看老师先将回形针放在纸上,然后将它们一起放进水盆里,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引导幼儿回答。

4、幼儿互相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想象了?

教师:纸怎样了?回形针呢?为什么纸沉下去了,而回形针却浮在水面上了呢?

教师小结:放了纸在水里,水有表面张力,所以回形针就不会掉下去,表面张力支撑着它浮在水面上。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了解水的这两个秘密在生活中的现象。

发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看书,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五、最后总结。

教师: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做水的实验,进一步了解水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10篇【优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