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1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
书本田甜的案例导入。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学生讨论完成书本的填空,回答书本的问题:
1、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好处?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新授:板书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9点),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做简单解释。
(二)正确行使权利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
2、提问:
(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有)
(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进而提升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求。)
结论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作简要解释)
3、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
(1)提问: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
结论2: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4、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
(1)提问: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诬陷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重点讨论)
(2)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
结论3: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的案例
(1)提问: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学生辩论方式展开讨论)
(2)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3)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
(4)了解相关链接关于集会法的规定结论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6、学以致用
(1)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
2)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2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
2.识记遵守宪法法律的要求。
3.熟记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容。
4.了解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的原因。
二、自主预习
1.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________和________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的________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3.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4.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________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三、合作探究
中学生小珊从小爱好写作,她用两年时间写的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中篇小说正式出版。小珊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和稿酬支付单。在稿酬支付单“金额”一栏写着5250元,在“备注”一栏写着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88元(由出版社代缴),完税后实得稿酬4662元。奶奶看了支付单后有些不解。
思考:小珊是未成年人,到底该不该纳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随堂演练
1.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依法纳税 ②维护祖国统一 ③选举权 ④依法服兵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刑法规定,对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或死刑。上述材料说明
①公民有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
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破坏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要受法律制裁
④国家安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在20xx年新兵队伍中,有不少人是在外地打工特地回家的,也有从事个体经营的.“小老板”,也有应往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甚至还有在读的大学生;这说明( )
①他们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②他们是为了通过参军谋取更好的工作
③他们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 ④他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xx年,王某从职校毕业后,自筹资金开了一家饭馆,他不仅手艺 ……此处隐藏21557个字……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能够坦诚地赞美别人,掌握与他人融洽交往的艺术,培养宽和、愉悦的心境,是他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教学设计】
( 一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懂得欣赏美好事物和人们的美好特性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欣赏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和长处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主动去营造一个人人心情愉快和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欣赏美好事物的积极健康、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心理品质。培养仁爱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
( 二 )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和别人的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懂得学会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 以寻找“快乐秘诀”的设问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出本节课题“欣赏与赞美”。
2、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过程设计为师生齐参与的五个环节节目活动,节目如下:
节目一:快乐发现
教师活动:展示《齐白石先生作品》,引导学生注意欣赏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虫子。
设问:在很多人看来虫子是可恶的,但为什么在齐白石先生眼里却是可爱的?
学生活动:细心欣赏→思考→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 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懂得正是因为齐白石先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身边的事物善于观察、发现,学会欣赏,才能发现一事一物都有可爱之处。
节目二:快乐共赏
学生活动:小组竞赛“看谁知道有关欣赏美的名言名句多?”
讨论:“这些名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再展示罗丹、培根名言。
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著名雕塑家罗丹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培根
[ 设计意图 ] 通过名言名句让学生感悟,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它给你的感觉都会因为
你的眼光不同而不同,只有懂得欣赏的眼睛才能发现美。因此,学会欣赏,善于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节目三:我欣赏,我快乐
教师活动:点击课件,展示学生课前合作拍摄的照片,播放背景音乐《茉莉花》。
学生活动:课前已分好3组,分别派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组拍摄的系列照片,依次是
校园美—家乡美——同学美。
校园美 家乡美 同学美
[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通过学生亲身的生活体验和发现所拍摄出来的景色、事物及人物与大家分享,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校园美→家乡美→同学美,即从景物→人物的观察、发现、捕捉、拍摄当中,引出教学内容“欣赏他人的含义”,就是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吸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不会欣赏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实际上是贬低自己的人格;学会欣赏别人,实际上正是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欣赏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欣赏的审美能力。通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
节目四:影片共赏
教师活动:播放CCTV 1台“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影片,学生活动:投入欣赏后,小组讨论: “如何发现别人身上的美?”;
“什么美最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
[ 设计意图 ] 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奥运宣传影片,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之处,学会欣赏不同体态有不同的美,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美,还有一种深刻的美(心灵美)最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播放影片目的正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心灵美。
节目五:猜猜他(她)是谁
活动过程:
第一步,每组同学任意挑选班内某一同学,并详细写下他(她)的至少3个优点。第二步,教师随机点名,让代表讲出自己所写的某个同学的优点,但不讲出对方的姓名。第三步,全班同学共同猜想所描述的优点属于哪个同学。第四步,让被猜中的同学谈感受。第五步,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赞赏,学习他人的.长处。通过让被猜中的同学谈感受,使学生认识到欣赏他人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四点:一是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二是它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三是能减少自私和抱怨:四是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3、课堂小结——快乐收获
本节课我学到了xx
教师活动:投影幻灯片
学生活动:自己总结,谈收获
[ 设计意图 ] 学生通过谈收获,巩固所学知识,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懂得欣赏美好事物,有利于培养仁爱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欣赏,才会由衷地赞美他人,也为第二课时的“赞美篇”埋下伏笔。
课堂练习
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信笔涂鸦写小说的,由于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设问:点燃了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5、作业——快乐延伸
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彩纸,随机抽签,给抽到的同学写出5个以上优点,写在彩纸上(所写内容要保密)
[ 设计意图 ] 为第二课时的“赞美”做准备和铺垫
附板书:
一)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学会欣赏,善于发现
2、欣赏他人的含义3、欣赏,是审美能力的体现,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二)在别人身上发现美好
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之处(体态美、性格美、心灵美)
欣赏他人的价值
(1)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
(2)它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
(3)能减少自私和抱怨;
(4)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快乐为主题,以游戏活动为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提高”,学生乐在其中,课堂气氛活跃。更通过“我欣赏,我快乐”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抽象说教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和别人的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