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

时间:2025-10-10 16:52:10
昆虫记读后感汇编[14篇]

昆虫记读后感汇编[14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记读后感 篇1

《昆虫记》这本书带领着我们走近有趣的昆虫世界,红蚂蚁身上有一根“磁针”,有感应作用,可以顺利找到家;金步甲残忍地要杀害同类,但它们也吃害虫,吃食物还很有讲究;蟋蟀总是慎重选址,辛辛苦苦地建造家园;狼蛛的毒性很大,但她是一位慈爱的母亲,细心地照顾孩子;蜘蛛选用蛛丝来联系,也是蜘蛛获取信号的工具......

法布尔进行了长达30年的时间来观察千奇百怪的昆虫,收获非同小可。我们被称为高级动物,可是我们不知道没有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而这些小生命,就是法布尔所赞美的——昆虫!

本书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捕捉猎物的方法。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蝴蝶类的描写,具体写了大孔雀蝶和小条纹蝶。大孔雀蝶的翅膀是红棕色的,上面还有许多褐色和灰色的斑点,翅膀边缘还是灰白色的,闪闪发光,很是惹人喜欢,我看出作者观察是多么仔细;小条纹蝶的茧是浅黄色的,呈钝圆形,看上去很坚固。它的翅膀是浅红色的,上面有横向的条纹,前面的两片翅膀上还长着两个小白点,像人的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从描写蝴蝶的部分,我对两种蝴蝶有了详细了解,更加喜爱蝴蝶,也从中知道了生活中要留意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事物,仔细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法布尔写出的昆虫有声有色,栩栩如生,让我们了解到了十几种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是我们大家族的一份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的有趣勾起了我们丰富的好奇心,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满足,而残害昆虫,

现在,我要提醒大家:动物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如果站在它们的角度上想,他们是非常痛苦的!这本书更让我们知道要尊重生命, 我们不能破坏它们的家园,我们更应该团结友爱,一起创建大家族的美好家园!

在此,我也推荐大家,有时间看一下这本书——《昆虫记》,它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看过之后,你就知道昆虫是跟我们形影不离的。

昆虫,我们的朋友!

  昆虫记读后感 篇2

小小的昆虫根本不明白死是怎么回事,同样也不知道自杀是怎么回事。用人类的语言来说,就是即刻中断生命极端痛苦的一种表现。我读了昆虫记中白蝎自杀的一篇文章后,我才知道昆虫面对绝境时的选择。

这篇文章讲了法布尔为了弄清白蝎会不会自杀的事而自行实验了一番,最后发现白蝎等其它的小昆虫不会在绝境中放弃自己生命的道理。我也明白了提前结束生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作者用一只大白蝎来做实验,把它放在一圈烧红的木炭围成的火墙里。一开始,蝎子被火烫了一下,它倒退着在火圈里打转,一不留神又被烫了一下。只见它左一闪,右一闪不顾方向的乱蹦乱跳,结果被通红的木炭烫了一下又一下。这下它发疯了,挥舞着长枪,再反卷成钩子,没有章法的乱舞自己的钳子。突然它变得一动不动,平卧在地上。当时作者认为它可能已死了,在最后的狂舞中有一剑刺中了自己,死去了。直到作者停下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只大白蝎并没有死!当作者把它再放到沙地上时,它又变得活蹦乱跳,生机盎然。它的装死行为让我看到了昆虫的生命观,在死亡面前,它们也把生命看得无比重要,何况我们呢?

虽然那只昆虫并没有自杀,但它却告诉我们,生命是一种很严肃的`东西,不能一遇到拦路荆棘和烦恼琐事就把它摒弃。这正是昆虫给给予我们的它们全然不知的道理。相比之下,我们人类常常感觉有勇气和魄力从生活的苦难中自行解脱,这似乎是我们比动物高一级的标志,但这一刻,我倒觉得我们变得非常渺小。

在有些人眼里,只有人类才知道生命的狂欢后会怎么去结束;只有人类才能预见自己的末日;只有人类对死才怀着崇拜之情,动物们无一能想到。但是,人虽然懂得这些,却从未真正意识到芸芸众生渴求生命的平等,当你看到被人圈养的动物时,它们的哀嚎可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它们的沉默可是对家园的思念?我想,这些或许都有,可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们,今天,我从昆虫身上看到了,它们有着比人类更强烈,更直接,更伟大的本能!

  昆虫记读后感 篇3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到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 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

《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昆虫记》也很有真实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临其境。被我因为厌恶而忽视太久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昆虫记》,让我重新喜欢上了这些小生灵,发现它们并不讨厌,相反,还有很多可爱之处;是《昆虫记》,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同与小说,它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是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和艰辛。

  昆虫记读后感 篇4

前几天,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深有感触。法布尔通过细心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法,向读者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法布尔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读得兴趣盎然。昆虫记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非常有趣。这些都靠法布尔的细心观察,细致描写。比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长着三颗大牙。“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们才能看懂,比如“这小筒的外貌,有 ……此处隐藏5099个字……”这段文字令我啧啧称赞,是我最喜欢的段落之一。大概是因为法布尔写的十分生动的关系,这些文字好像有生命力一样,让我十分着迷,眼前好像也呈现出了许多片段,真是十分吸引人啊。

《昆虫记》里有许多描写各种虫子的语言,我学习到了关于昆虫的很多知识并开始喜欢昆虫,例如,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如果不看它那致命的捕猎工具,螳螂其实也不可怕:苗条的身材身着俏丽的上衣,浑身呈现优雅的淡绿色,还有那长长的酷似沙罗的翅膀,真像一位美少女。例如我还知道了松毛虫是怎么产卵和孵化、动物是怎么催眠状态自杀的、朗格多克蝎子的毒液有多强,一只朗格多克蝎子和一只纳尓包那狼蛛这两只都有毒刺的昆虫谁会吃掉谁、金步甲的食物是什么…… 这些可爱的昆虫怎么可能不讨人喜欢呢?

《昆虫记》不仅仅充盈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的精神。

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那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科学诗人”法布尔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

  昆虫记读后感 篇12

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小昆虫却拥有巨大的智慧,这一点在法布尔的《昆虫记》里有很好的体现;比如蝉和蚂蚁的斗争,矿蜂和蚊子的博弈等。

蝉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好吃懒做;出蛹后,它就找一棵大树栖身,将一根管子插进较为薄的树皮中,吸食汁液。这时就会有一大批掠食者出现。一些较为温和的小啜一口便离开;却有一些不那么文明的:如黄蜂,他在井旁飞舞着,时不时下来喝一口。态度最为恶劣的就是蚂蚁。他们刚开始时表现的还算和善,只是小小地喝一口便走开,时间一长就会一哄而上;抱大腿,咬蝉身上的“抽水机”。性格软弱的蝉不一会儿便飞到另一棵树上重新“钻井”,但没过多久,这样的事又会再次发生。

蚂蚁这种先试探再集中优势兵力大力进攻的方式像极了人类某些战争布局;通过这种方式,它们让蝉“大意失荆州”,从而一次次获得主动权。

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比如想要在某场校内篮球比赛中赢过对手,除了基础的技术性训练外,我们可以先通过几次小比赛试探着知道对方的实力如何,然后再集中力量进行对抗性练习。

矿蜂身体强壮,它们安家的时候喜欢将自己的巢穴开在泥土深处;为了躲避天敌,有时还开在坚硬的泥土粪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确保安全,但是这一生物却也有两个致命的缺点:太仁慈和过于不细心。这就给了“聪明”的蚊子可乘之机。

蚊子会在矿蜂产卵时就把它们盯上,有时甚至会冒着“生命危险”。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舍腰蜂对这些“入侵者”并不放在心上。它没有工夫和蚊子长时间对峙,自顾自地产卵,然后离开。这时候蚊子就会瞅准时机一哄而上,饱餐一顿并且会把卵留在里面。矿蜂回来以后把洞封上,甚至看到洞口有白色的小软虫蠕动都不会怀疑;直到最后发现几只蚊子从洞中飞出时才后悔莫及。

蚊子在这件事上一是抓住了矿蜂的性格弱点,二是把握了机会,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昆虫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每一种生物都有它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而每一条道路里面又都隐藏着它们与生俱来的大智慧;即使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和蚊子。

  昆虫记读后感 篇13

此时的我正沉浸在神奇有趣的昆虫世界中,一只只小小的昆虫带给了我很多乐趣。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花了一生时间用来观察昆虫,写出了《昆虫记》一书。《昆虫记》使我了解了昆虫界的霸王螳螂,会唱歌的蟋蟀,滚粪球的屎壳郎……其中还涉及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让我对昆虫的了解更进了一步。忽然,我灵机一动:啊哈!我也抓只小虫子研究研究吧!恰在此时,一只小飞虫进入了我的眼帘,嘻嘻!机会来啦!我赶紧翻了翻口袋,拿出一个小盒子一扣,小飞虫一下子落入我的`魔掌。

哦!这不是小飞虫,是甲虫!我惊奇地发现,它的背上竟有两片硬壳,一张开便是一对翅膀,小甲虫在盒子里飞来飞去,却一次次碰壁。没过多久,它似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可它并不放弃,开始拼命爬起来。我手握放大镜,兴致勃勃地观察着。哇!它有六条腿呢!可是我有些惊奇,它那细如头发的六条小短腿是怎么支撑起那对它来说硕大的身体的?我先把这难题放在一边,开始观察起它的触角,只见它的触须微微晃动着,好像是小猫的胡须。为了观察得更加仔细,我把它放在桌上,用手轻轻摸了摸它,咦?它怎么不动了?不会死了吧!可不一会儿,它又一次飞快地爬起来。哈,这小东西还挺有心计的,装死的功夫倒是一流啊!这深褐色的小甲虫爬起来可不慢,几秒钟便爬到了酸奶盒顶上,真想不到,这小玩意儿爬的功夫也是第一!呵呵,真可爱啊!可是它是什么甲虫呢?我可真不知道呢!我向外婆借了手机,百度了一下。哦,原来它是烟草甲虫!我又认识了一只小虫——烟草甲虫!不知不觉中,我收到了一份来自大自然的礼物,成功当了一回“法布尔”,同时也学会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本《昆虫记》使我受益匪浅,我以后还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有趣。

读了这本《昆虫记》,我不得不赞叹、佩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而付出的精神。神奇有趣的昆虫世界是大自然的完美礼物!

  昆虫记读后感 篇14

相信大家都见过昆虫吧,昆虫在大千世界无处不在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五彩斑斓的星球上,它们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颜色各异,习性各异,有益虫也有害虫,形形色色成千上万种。

正是因为昆虫种类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费了足足三十年的时间和精力,对昆虫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终于写成了共十卷的昆虫巨作——《昆虫记》。书中记载了各种各样昆虫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奥秘。像禅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准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de盖子:食粪虫的粪球的奥秘所在……为了研究这些昆虫的独特习性,法布尔长期坚持追踪昆虫才知道的。一般的昆虫学家是把昆虫关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然后观察昆虫的样子,或是开膛破肚进行研究,而不去注意去思考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本能。但是法布尔则和他们不同,他不是简单的把昆虫抓来放在实验室进行研究,而是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昆虫,长年累月和它们朝夕相处、耐心细致的观察它们的生活规律、习性爱好,把对昆虫的了解做到了极致,对昆虫的了解就好像他是它们其中的一份子。正是他对自己理想和信念的坚持、执着使他的这本《昆虫记》获得了大家的喜欢和认可,让这本书成为人们了解昆虫的窗口。

作者法布尔对每种昆虫都观察的非常细致入微,描写的手法也令我们耳目一新,把原本百无聊赖的昆虫介绍描写的生动有趣,他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作、繁衍和死亡无不显的让我们普通读者一下子就了解了看似普普通通的昆虫其实在它们的`世界里也是丰富多彩的、生机无限,使我们突然就喜欢上了这些平淡无奇的昆虫,昆虫的世界也是精彩的!在书中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正是这些可爱的昆虫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昆虫记读后感汇编[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