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数学教案(优)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主题目标:
1、 爱护动物,有目的地观察和比较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 有初步的保护自然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设计意图:
我们组织幼儿去上海动物园参观,孩子们玩得很愉快。回园后,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动物。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猩猩长得和人很像?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会那么长?大象跑步快吗?……于是设计了“我喜欢的动物”的活动。让孩子探索自己喜欢的动物,再介绍给大家,吸引其他的幼儿也喜欢动物。让孩子知道每一个动物都非常可爱,我们要爱护所有的动物。
活动目标:
1、在变戏法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尝试用图形拼贴各种常见的动物,并初步学习统计图形的数量。
2、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动物的外貌特征。
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椭圆行等图形若干、纸、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已有经验迁移,引发兴趣
1、先说说幼儿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并说明理由。
有的说喜欢猴子,有的说喜欢小鹿,有的说喜欢大象,有的说喜欢老虎,有的说喜欢孔雀,有的说喜欢......
还有的幼儿喜欢的.是动物园里没有的,象小猫小狗,小鸭小鹅......
2、图形宝宝要来变戏法,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想一想,可以变出什么小动物?
3、幼儿相互讨论。
(二)、幼儿拼图,师个别指导。
提示:大胆想象,拼贴不一样的动物。
有的拼出了小兔,有的拼出了长颈鹿,有的还拼出了小山羊...
(三)、探讨交流
1、说说贴了一个什么动物,用了那些图形?
2、数数每一种图形用了几个?
3、想想用什么办法既可以记得快又不容易忘记?幼儿个别操作、演示
4、全体幼儿统计图形,师个别指导。
5、幼儿之间相互作检查。
(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那一种统计办法最合适。
大班数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大于号小于号的意义。
2、能过在数学活动中正确运用大于号小于号。
3、体验比赛所带来的感受。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动动板,棋子,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卡片,不等式的`题卡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大于号小于号的意义。
难点:区分大于号小于号,并能在数学活动中正确运用。
活动过程:
一、复习符号:出示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题卡。
今天上课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小朋友看一看,出示箱子:
1、首先我们来看看箱子里有什么礼物?
老师从箱子里拿出等号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并说说等号代表什么意义。
2、现在老师找一名小朋友也从箱子里拿出一份礼物(大于号或小于号)请幼儿说说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幼儿回答:大于号表示左边数大,右边数小;小于号表示左边数小,右边数大。
3、教师小结:张大嘴巴的那面朝着大数,尖尖的朝着小数。
二、数字比大小: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好多的棋子,请小朋友们用刚才的符号来表示他们的关系。
1、出示4个红棋子和3个黄棋子,想想他们中间应该摆什么符号,为什么?
2、出示数字4和3请小朋友想想他们中间应摆什么符号?
3、出示数字8和9,5和8,请小朋友进行比较。
三、式子比大小:刚才我们小朋友表现特别好,这次呢,老师出个难一点的题,我们小朋友想象怎样做.
1.出示4+2()75+3()6,请幼儿向相这次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儿回答,并为什么填“<>”
教师总结:这次我们是用算式和数字比,我们要先算出算式的答案,用算出的数字和另一个数字比。
2.教师说题,幼儿用动动板摆题,并填上符号。
四、活动延伸:这次呢,我们要来次比赛,看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没有。
1.首先,小朋友分成两组,每组选一位队长,选一个名字。
2.当老师出题卡后,喊开始,我们的小朋友才可以举手抢答,答对加1分。
3.如果老师没有说开始,小朋友抢答了,那么这一组要扣1分。
4.最后评出冠军,进行表扬。
大班数学教案 篇3教育目标:
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推理中,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乐意倾听同伴的表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购物单、购物篮、商品图片、酸奶、香蕉等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小鸡要过生日了,它想邀请好朋友们来参加生日聚会。妈妈说:“邀请客人需要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请小朋友一起帮帮它吧。”
二、游戏一:甜品屋购物。
1、观察购物单2,幼儿到模拟甜品屋购买相应的物品。
“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购物篮,看清楚购物单,上面就是小鸡想让你们帮忙准备的东西,上面一行是你们要买的东西,下面一行是你要买的东西的数量。”
2、要求“看清购物单要买什么?买多少?数量不要搞错哦。”
3、分享交流。
三、游戏二:超市购物。
1、幼儿取记录纸,理解纸上要求。
2、观察购物单,幼儿记录数量。
香蕉有几根?酸奶有几瓶?饼干有几种?
3、交流分享。
数香蕉---数一堆东西时,要数特征明显的地方。
数酸奶---重点引导幼儿对有标签遮挡的商品数量进行推理。
数饼干---重点理解类概念。
四、迎接客人,庆祝生日。
1、借助PPT图片猜猜:小鸡邀请的客人是谁?有几位?
2、猜想:有重要客人,是谁?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3、共同庆祝生日。
活动反思:
1、活动中有些幼儿将环形摆放的棒棒粮数错,这是中班的内容,课前最好再复习一下。
2、活动中能注重幼儿与幼儿的互评,发挥同伴力量。
3、超市购物单上的物体最好是一堆实物的图片,不 ……此处隐藏1340个字……p>
1.师:大家都解开密码了吗?
2.师:(出示一张正确的密码图)看看,他有没有把每扇门的密码都解开?他的密码是什么呢?(引导幼儿一起说出7扇门上的组合数字)我们恭喜他得到了第一张登上月球的通行证。
3. 师:(出示一张错误的密码图)他有没有解开每一扇门的密码?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想得到通行证,就请把它改正过来。
4.师:(出示一张正确的、有规律的密码图)再来看看这张密码图,他能顺利登上月球吗?请仔细观察一下,他解的密码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按顺序说出每扇门的密码,教师在一旁记录)这个密码解得可真棒!他也能得到一张通行证。
5.师:其他的小朋友可以给客人老师们看一下,自己能不能得到通行证。
(四)登上月球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都拿到通行证啊?
2.师:来,我们一起坐宇宙飞船出发咯!带上头盔,穿上宇航服,系好安全带,出发!
3.教师播放登月课件,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4.师: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月球,甚至是整个宇宙的奥秘,回去可以到网上查查资料,网络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
大班数学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2、在游戏中能边操作边点数5以内的实物,感知数量,并说出总数
3、能按要求正确取放学具、材料,并体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夹子),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难点:学会按卡片上的点子数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有4以内实物的点数经验。
2、幼儿玩耍过夹子,能够用夹子自由的夹东西。
物质准备:
粉、黄、蓝各色小鱼造型的夹子及各种水果造型的夹子每人5个,毛线球、小刺猬纸样每人1个,教师使用的大刺猬纸样、数字5及猫妈妈头饰各1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淘气的小鱼”。找一找、说一说,复习看实物感知4以内的`点数。
1、猫妈妈为幼儿准备各色小鱼若干条,请幼儿每人选4条,看小鱼都能咬住衣服的什么地方?看谁和别人的不一样?
2、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小鱼咬住哪了?一共有几条小鱼?数数看?
3、老师与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夹子数量,并说出总数是4。
二、夹一夹、数一数,学习5以内的点数
1、游戏“好玩的毛线球”,看点卡感知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带有黑点的毛线球,告诉幼儿鱼食藏在小毛线球里,示范有几个毛线球就喂几条小鱼。
(2)幼儿每人自选毛线球,练习夹一定数量的夹子。
(3)请3-4名幼儿点数,看看毛线球上的小鱼食是否都喂到小鱼了。
2、游戏“给小刺猬夹长刺”,看数字感知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有数字5的小刺猬卡片,要求幼儿按照数字的数量夹相应的小鱼。
(2)幼儿选刺猬,根据数字夹夹子,巩固幼儿对数字5的认识。
①引导不会点数5的幼儿,先将5条小鱼找到后,再一个一个的夹上去。
三、游戏“小刺猬扎水果”,有几个长刺就扎几个果子,扎在小刺猬的哪都行。
要求:
①教师引导幼儿会给小刺猬身上的夹子长刺夹相应数量的水果。
②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练习今天的数学内容。
四、延伸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到益智区供给幼儿继续学习。
2、针对个别还没有掌握点数的幼儿,教师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学习将数量为“5”的水果分成两份,感受和发现多种不同的答案。
2.探索运用符号.标记和数字等记录自己分水果的结果。
3.能够积极地参与猜测和讨论活动,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
学习将数量为“5”的水果分成两份,感受和发现多种不同的答案。
活动难点:
探索运用符号.标记和数字等记录自己分水果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挂图(三)中的25个苹果,人物头像,水果,分合号;教学挂图(一)中的数字。
2.学具:幼儿用书第13页《分物操作底板.数的分合底板》第15页《实物卡、数卡、符号卡》的操作材料,将爸爸妈妈、男孩和女孩的头像分别贴在分物操作底板上,同时将各种水果卡片(计20张)装在盘中,每人1盘;1张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师:这里有几个苹果?
师:如果要把5个苹果分给两个不同的人(如爸爸和妈妈),他们每人会分到几个苹果?
讨论:爸爸妈妈每次分得的苹果数目相同吗?怎么不同?
二、分水果(一共提供20个苹果,每次5个苹果)
1.请个别幼儿演示将5个苹果分给爸爸妈妈,集体讲述分苹果的结果。
师:5个苹果分给爸爸几个?分给妈妈几个呢?(教师可以在黑板旁边用数字记录一下)
师:如果将5个苹果再次分给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分到的苹果数量要和刚才不一样,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一名幼儿上来再次分一分)
师:这次爸爸分了几个苹果?妈妈分了几个苹果?(引导幼儿讲述分苹果的结果,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师:老师还要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分苹果,听好分的数量要和刚才分的不一样,比如:爸爸刚刚已经分过3个苹果了,妈妈已经分过2个苹果了,那么这次不能再分给爸爸3个,妈妈2个了,要分的和刚才不一样,谁愿意上来分的?(再次请幼儿上来分苹果,强调要分的数量刚才没有过)
师:这次爸爸分了几个苹果?妈妈分了几个苹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师: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分法了?(教师再请一个幼儿上来分,然后在黑板上记录)
三、幼儿操作活动,分桃子(20个桃子)
1.师:看一看,数一数,自己的.盘子里有什么水果?共有多少个?
2.引导幼儿观察分无操作底板
师:操作底板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师介绍活动内容与要求。
师:每次从盘子里拿5个水果,把它们分给操作底板上的两个人;每人每次分得的水果数目不能相同;分一次在记录单上记一次,记录的结果要和分的结果一样。
4.幼儿自己操作分桃子,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四、交流展示记录单
教师选取幼儿的几张记录单通过投影仪和幼儿一起分享、交流;交流完后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单若有错的及时改过来。
五、总结
师:5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答案。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可以提供幼儿用书第29页《看图按特征分类记录》的材料,引导幼儿完成“分糖果”、“分纽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