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

时间:2025-10-08 14:39:25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义和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很多名胜古迹,它们有的供人观赏,有的使人增长知识,有的能让人懂得做人办事的道理……今天我就要带着大家去观赏一处

奇观。[课件演示]

(二)学习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这一奇观,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奇观是什么样的?(石头状如卧兔,小洞光滑圆润)

2、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大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__”划出相关句子。[出示投影]

1)自由读这段话,思考: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滴穿了这块石头,所以我们就把这一奇观叫作――(滴水穿石)。

2)分句指导朗读

3)弱小的水滴,微不足道的力量,却将坚硬的石头滴穿了,这是为什么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过渡:水滴有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奇迹――将石头都滴穿了,如果人有了这种精神是不是也能“滴穿”一块块“顽石”,创造出奇迹呢?

(三)学习第二部分

1、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是怎么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取得成功的呢?

1)读课文,划出最能表现人物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词句。

2)四人小组交流你找出了哪些句子。

3)你能结合书上的重点词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吗?

2、你还知道哪些人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事例,你能像书上一样用简洁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3、古今中外的名人靠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例子,以此说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出示投影]

1)句子中的“滴水穿石”的精神指是的什么精神呢?

2)你能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吗?

3)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三部分

同样是水,雨水是由无数的水滴组成的,而且速度比太极洞的小水滴要快得多,为什么雨水没有滴穿石头呢?指读第四自然段,找到原因。

小结:雨水没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无法滴穿石头,这就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五)学习第四部分

1、看了太极洞的奇观――滴水穿石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出示投影]

1)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指导朗读。

3)背诵积累。

2、你有什么美好的理想吗,你准备怎样去实现呢?

(六)课外延伸

1、很多人为督促自己实现美好理想,常常给自己拟定一条座右铭,同学要实现那些美好的理想可以选择书中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也可以在老师提供的这些名言警句中选择一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记下来。

2、背诵积累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都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只要你们像太极洞的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那你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像小水滴一样创造出奇迹来。

四、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2

★ 课程资源

举出事例 姓名 国籍 身份 付出的努力 获得的成就 李时珍 中国 医药学家 二十几年不懈努力 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爱迪生 美国 发明家 毕生孜孜不倦 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齐白石 中国 画家 坚持不懈地创作 技艺炉火纯青 ★ 精选教案

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滴水穿石的启示。能正确区分多音字“给”。会用“滴水穿石”“启示”造句。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三、教学方法:感情朗读、合作探究等方法

四、课前准备:课文录音、写有字词的小黑板、写有课文重点句的小黑板、课文插图。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它在哪儿呢?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题读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词通文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同步示图,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3、 提出自读要求:(1) 读准生字字音(2)读通课文(3)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4、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本草纲目、小贩、迷恋、专利权、自勉、

二类词:安徽、日雕月琢、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白炽灯、碳粒、给予

(先自读,指名读,最后齐读)

(2)学生读后说说自己以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然后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此处隐藏25980个字……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我的启示的同时,也让我们再次回眸那太极洞内的奇观,聆听着滴水声,这水滴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话).是啊,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滴水声中,都凝结成这八个字: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六)布置作业

1,搜集一个事例并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14

知识目标:

1、体会反问句的用法。

2、理解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炉火纯青等词语

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情目标: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2、读课题

二、 观察奇观、初悟“启示”

1、课件出示奇观图,了解奇观

2、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

3、初悟启示

4、学习反问句

三、 品读名人,深悟启示

1、学习李时珍的故事、感悟启示

(1)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 抽学生读李时珍的故事,其他同学画出相关词句

(3) 学习李时珍的`故事

(4) 有感情的朗读李时珍的故事

2、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4、欣赏图片再次领悟三位名人滴水穿石的。

四、 互动生成,体悟启示

1、拓展迁移,交流名人资料

2、归纳,读记启示

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

3、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

2、使学生懂得: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想实现美好理想,必须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教学设备:课件、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从课题看,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启示)

指名读课题。

2、过渡语:既然这篇课文重在启示,那么,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直线画出说明启示的句子。

学生自主读书、思考。

二、检查读书效果。

1、指名读生词。(投影示生词)

2、本文还有很多很好的四字词语,看谁找得多。

读一读。(投影示四字词语)

3、交流你画出的说明启示的句子。(小黑板示)

读一读。

过渡语:

实现美好的目标要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这么重要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太极洞,去观赏这一大奇观,感受一下水滴的力量吧!

二、品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在这段文字中,“太极洞内一大奇观”到底指什么呢?(石块状如玉兔,中间小孔光滑圆润。)

3、这个小洞是本来就有的吗?(不是。)是人工所为的吗?(不是。)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有关句子:“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一大奇观。”

师:谁能通过你的朗读,使我们能感受到你已经读懂这段文字了。

学生读时强调“接连不断”、“总是”、“同一个地方”。(点击词语)

4、教师引读:

几百年过去了,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同一个地方。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师: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几十万年、几百万年)

再读:

几十万年过去了,几百万年过去了,师: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文中还有那些四字词语也是这个意思,一起读一读。(投影示)

4、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5、课文学到这里,你有哪些感受。(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穿石块。)板书: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过渡:“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6、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投影示)

(1)换个说法,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

(2)比较这两个句子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语气加强、坚定有力)

(3)作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事实根据吗?(有)

自读第三自然段,说作者例举了几个事例来说明: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交流:

(1)三个例子(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2)读读、想想、说说:你从这些名人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们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4)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这种精神?

(5)拓展:名著心血知多少(课件示)

3、总结:读“你看,古今中外……吗?”

(1)换个说法,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

(2)再比较这两个句子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语气加强、坚定有力)

(3)理解带引号的词语背后隐藏着的意思。

四、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1、滴水穿石是一种精神。

2、读说明启示的句子。(小黑板)

3、读有关名言、警句。(课件示中外名言警句。)

五、指导写字。

过渡: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读书是这样,写字也是这样。就让我们一起来写好今天的每一个生字吧!

指导写:恋、权、勉

1、描红。

2、临写。

3、交流。

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李时珍学医20多年

爱迪生电学毕生

齐白石书画不教一日闲过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