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美术教案 篇1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
难点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教学准备
挂图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
板书设计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马》壁画法国
《簪花仕女图》唐周昉
《舞马衔杯纹银壶》唐
伦敦圣保罗天主教堂英国
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2幅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清明上河图〉〉提问(仔细观察上述作品后,你能理解它们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政治和生活背景吗?)教师在学生常识性地回答问题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人类没有创造文字之前,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造型实物(绘画、雕塑、工艺品、建筑等)获得的。即便文字出现以后,也需要造型实物提供直观的印证。所以,一件美术作品不仅仅是由美术的意义,而且能够代表一定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2新授: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
提问:
1、从作品仕女的姿势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内容?
2、从作品仕女的华美服装和精美的手饰中,你觉得唐代纺织技术与工艺水平如何?
3、从作品描绘的`仕女面庞、体态、你能说出当时对女性的审美观吗?
解释:
1、从作品描绘的几个贵妇在庭院中闲步、赏花、采花、戏犬的情节,让人感到上流社会贵妇虽然物质富足,但却精神空虚、百无聊赖。
2、从画中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是相当的高超。
3、反映出当时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是丰腴,而非我们当代苗条。
与同学讨论,共同探讨几件作品的文化意义。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
2、从〈〈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的面目特征来看,他们是哪里的人?
4、你知道教堂和道观用途分别是什么吗?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你能从这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
分组讨论书中作品,教师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服装组的图片讨论。北京街道的图片讨论。
建筑图片讨论。岩画的图片讨论。传统工艺品图片讨论。
每组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6、小结: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将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和综合思维能力。
教案意见:本教案的设置突出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所打上的历史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个人评价: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教学反思
通过对一些作品的欣赏、比较,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对《美术作品以他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的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八年级美术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能初步体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特性,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2、能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质制作较为简单的装饰作品。
3、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能初步体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特性,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2、能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质制作较为简单的装饰作品。
教学难点:
1、能初步体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特性,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2、能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质制作较为简单的装饰作品。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优秀装饰作品实物、图片。
学生用具:
根据自己所用工具材料情况,带自己所需材料。自己喜欢的图片。
学生预习:
课前自己收集有趣的`材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借助图片展示一些材料。着重对比分析一组材质的肌理与质感。强调不同肌理与质感给人感受的心理差异,帮助学生建立材料特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
2、请部分学生对课前收集的材质进行分析。(运用对比的方法)
3、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a、在自己带来的图片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材料进行改造。
b、注意材质的加工处理。使其能够更加适合体现改造后的造型。
c、注意利用适合的材质及拼摆方式展现你对特定造型对象的感受。
d、应利用材质体现一定的视觉美感。
4、学生分组动手练习,教师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课堂教学。
1、整体评价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从学生作品入手,着重对比分析几件利用不同材质合理搭配的优秀装饰作品。
3、布置学习活动及要求:
a、设计一件装饰作品。注意造型设计是否适合充分展现材质的形式美感。
b、注意材质间的对比,把握对比与统一的原则。
4、学生分组动手练习,教师辅导。
5、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自己的作品。
八年级美术教案 篇3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 ……此处隐藏8610个字……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捣练图》线条细密灵动,线形畅达,疏密自然,准确地体现了人物的体貌与内心世界,如扯练的女子画家用准确概括的线条把女性的身姿动态勾画的优美含蓄而安详。再如缝纫的两个人衣服纹理的勾勒充分发挥了线的表现力。
画中的熨斗形状像个勺子,应该是在斗内盛放炙热的木炭,熨烫。火盆空心的设计,显示出古人的才智,通风性更好,促使炭火燃烧的更好。炭火盆三层花纹不同,很精美,有火筷子加碳用,火盆边有提手,它可以移动,最下面一层仔细看是空的。
(4)、课外小知识:《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赏析。
三、教师
《捣练图》是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它以传统长卷形式,体现了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图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捣练图》是对生活的艺术的再现,是“艺术”之捣练,它像一面镜子,从妇女的表情和动态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状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留给我们的是无限丰富的经验和值得探究的课题,是无穷的启示和思考。它就像带有无数历史信息的一座迷宫,吸引着众多的后来者去探寻。它又像一颗恒星,至今仍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辉而历久不衰,以它独特的人文价值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膜拜者。
四.板书设计
捣练图
一.仕女画
二.作者
三.作品介绍
1。捣练
2。形式
3.背景
四.唐代人物画特点
八年级美术教案 篇12一、教材分析: 本课融美术字与封面设计于一体,立足于以字体为主的封面设计,强调字体与排版的设计。通过学生收集书,熟悉字体与排版、学习设计封面,激发学生爱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即:字体、大小、位置、色彩、组合构成的视觉形象。
2 .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
三、教具与学具:
1 .教具:多媒体教学。
2 .学具:包好的书、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小桶、剪刀、胶水、彩色纸。
四、教学流程:
纲领
授课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字体设计的封面
1 .导入:书的封面丢了,对书有什么影响; ( 封面的作用 )
2 .如果为这本书设计封面,须了解哪些内容 ?( 书名、作者、出版社、内容 )
3 .封面中最醒目的应是书名。 ( 字体设计 )
思考答疑
学习了解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字体、大小、位置、色彩、组合构成视觉形象。
分析: ( 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飞乌集》为例 )
1 .黑体、宋体的特点,各适合什么书 ?
2 .在黑体与宋体的基础上变化;
( 渐变、切割、重叠、倾斜、拉长、压扁 )
3 .哪种字体更能准确体现书的内容 ?
4 .设计书名的字体如图案设计。注意:用双线、单线会减弱视觉冲击力。
5 .针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恰当的设计进行分析,得出理想的设计,体现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的重要性。
6 .设计书名要以一种规则为主,排列应符合习惯。
1 .讨论欣赏 2 .分析
学生尝试设计
1 .练习:为《飞鸟集》设计封面;
2 .学生互评。
1 .设计 2 .互评
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书对封面设计的要求
1 .把《钢铁是怎样冻成的》与学生设计的《飞鸟集》封面进行比较,说明封面设计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
2 .以图例说明,不同内容和类型的书,对字体,色彩、排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1 欣赏 2 .讨论
学生再设计
1 .练习:学生为自己将来想写的书设计封面 ( 铅笔的 ) ;
2 .重申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
3 .继续设计;
4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
1 .设计 2 .讨论 3 .互许
小 结
1 .封面、书脊、封底俱全的封面设计;
2 .系列书籍封面设计;
3 .老师想出的书 ( 同学们的作品集 ) 。
欣赏
八年级美术教案 篇13教学目的
1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能力。
3.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并能够亲身体验收藏带来的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教学难点
组织好模拟的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的进一步了解对拍卖的认识。
教具准备
拍卖的道具,授牌、锤子:拍卖时使用的艺术品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说说如果自己是收藏者将收藏哪些藏品。
(三)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1.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藏活动,从收藏活动中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了解收藏和拍卖的关系,以及收藏活动的意义。
收藏的意义:收藏是一种兴趣和爱好,首先是从收集,整理,欣赏,出专题等活动中获得乐趣.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精神愉悦是其首要意义。同时,收藏有增值价值.重复的藏品可用交换或变钱来获得新的藏品.藏品增值给市场带来利润空间,逐渐形成投资市场,大部分人成为投资人,而非真正的收藏家。
3.在艺术品收藏活动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a、艺术家的选定(前代艺术家、成名艺术家、有较大声誉的中坚辈艺术家、有前途的年轻艺术家)。
b、艺术品的选择(真品、精品、完整、艺术史上的名品)。
c、购买艺术品的地点(画廊、艺术院校、找到艺术家或者亲属、收藏者、拍卖行)。
d、购买艺术品的时机(把握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了解艺术品的价格和艺术家的情况)。
e、艺术品的鉴定(时代风格、艺术家个人风格、印章或签名、材质、题字、收藏印、著录、装裱)。
f、艺术品的收藏(保管、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