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

时间:2025-10-25 14:39:07
【必备】小学音乐教案15篇

【必备】小学音乐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二、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三、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四、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内容

一、聆听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二、学唱歌曲《摇篮曲》

三、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四、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1、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

二四拍。曲调优美抒情,采用了重复乐句与变化结束句的写作手法。词曲结合紧密,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2、歌曲《摇篮曲》

这首《摇篮曲》是由戈特作词,弗利斯作曲。曾一直以莫扎特作曲而流传。自弗里德伦尔在汉堡的图书馆中发现“戈特的'摇篮曲,弗利斯作曲”的最早版本之后,始知并非莫扎特之作,新的莫扎特全集已不收本曲。德国作曲家弗利斯比莫扎特小10岁。

3。歌曲《闪烁的小星》

这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第一到八小节与结束句是完全重复的,第9至12小节与第13至16小节又是完全重复的。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内容

一、聆听弗利斯的《摇篮曲》和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二、演唱《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师生问好!

2、师弹琴生按节奏拍手。

二、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1、师:小朋友在睡着前听妈妈唱过歌曲?

生回答。

2、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唱一首和睡觉有关的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2、听范唱(可以边听边拍手)

3、跟师按节奏念歌词。

4、跟师的琴轻声唱歌曲。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要求小朋友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1、聆听弗利斯的《摇篮曲》和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A、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B、你们在睡觉前听妈妈唱过歌吗?生问答。

C、师:老师这有两首歌曲一首是《摇篮曲》一首是《小宝宝睡着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好吗?

2、欣赏《摇篮曲》和《小宝宝睡着了》

A、欣赏《摇篮曲》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画,点击课件出示画面。

师:这个小宝宝在干什么?

生:在睡觉。

师:对,小朋友在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听妈妈唱过歌?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首歌曲。

师:这是一首外国的《摇篮曲》也是一首很有名的摇篮曲,我想小朋友一定听过,我们一起来欣赏。

要求学生在听时可轻轻地摇动身体,用心体会歌曲安宁、舒适的意境,和母亲真挚的爱心。

B、欣赏《小宝宝睡着了》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外国的摇篮曲,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中国的摇篮曲。

3、生欣赏《小宝宝睡着了》

初听:要求小朋友在听的时候跟着音乐摇动身体,让学生跟着歌声轻柔地拍节拍。让学生体会静静的夜。

复听歌曲:要求小朋友做律动。第一拍双手拍腿;第二拍双手四个指头轻触;第三拍拍头向右偏,右手衬头,同时,左手托右肘,做睡觉状。

动作要轻柔合拍,注意启发学生体会妈妈哄孩子睡觉时的情感。

C、用碰钤为《小宝宝睡着了》伴奏。敲击的力度要轻柔。

三、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

四、课堂小节:因为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所以在教唱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通过律动来加强学生对三拍子的感觉。

小学音乐教案2

听辨老师弹奏的是哪一组音:

三、学唱歌曲:

1、导入新课:

解放战争时期,在我们的陕北黄土高原流行这样一首民歌:边区好地方,这首民歌颂扬了当年老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就,抒发了解放区人民的欢快的心情和强烈的自豪感。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陕北民歌

2、老师范唱歌曲。

3、教学曲谱。由于此歌是以一个升记号记谱,所以应用教唱法教学,提示学生注意熟悉这一调号中的唱名位置。注意反复跳跃记号的`正确应用。

4、学生轻唱曲谱。

5、学生随琴唱曲谱。

6、学生自己练唱曲谱。

7、学生随琴有感情地演唱。

8、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指出难重点。

9、组织下课:随音乐愉快的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乐段中前后两个乐句间,在节奏上的联系以及节奏组合的规律。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重点:

歌曲处理,熟记歌词。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音乐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愉快地进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带给的情绪,加强学生的审美。

一、导入部分

请见过水车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

1、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

(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 ……此处隐藏11577个字……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

学习吹奏口琴,第一步是要学会找到"1"音。

口琴应该是初学乐器者的首选乐器,因为它价廉物美,发音又准,而一般的`低档管乐器,普遍存在定音不准的现象。学好口琴,是今后学习弦乐的基础。

2、箫

3、笛子

笛子,管乐器。笛子吹奏的一般发音孔位,如下图示:

吹 膜 4 3 2 1 7 6 5

孔 孔 左 左 左 右 右 右 六

食 中 无 食 中 无 指

指 指 名 指 指 名 全

指 指 按

4、打击乐器

A、体鸣乐器。如锣、钹(bo)、拍板、三角铁等。钹,古称“铜盘”,铜制,中部隆起,如半球状,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

B、膜鸣乐器。

学校上课时打铃,有电铃,有手摇的铃,有敲击的铃。如果我们把敲击的铃,称为体鸣乐器的话,如果不考虑其敲击节奏的轻重、强弱,而只考虑间隔的时值的话,那么,学校敲铃的节奏可设计为:

预备铃:X - │X - │X - │X - │X - ‖

上课铃:X XX │X XX │X XX │X XX │X XX ‖

下课铃: XX 0 │XX 0 │XX 0 │XX 0 │XX 0 ‖

集合铃: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

在简谱中,“‖”表示乐曲结束。 END

小学音乐教案14

教学内容

听:“月亮河 ” “鳟鱼”

唱:“小事情”“让我们荡起双桨”

动:填歌词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事情》,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在演唱二声部中要做到声部和谐。

2、聆听《月亮河》,感受乐曲表现生活中的情景。

3、通过编创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对艺术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唱唱、听听、做做中感受音乐;唱好《小事情》歌曲二声部,做到声部和谐。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三四拍

1、认一认三四拍号,了解它们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2、练一练,播放音乐《小事情》用声势感受三四拍歌曲。

二、新课教学

1、谈话:《小事情》是一首美国童谣,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先让学生学会歌词,让他们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道理。

2、听《小事情》,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线条。

3、轻声哼唱《小事情》,回忆歌曲的旋律及音位。

4、视唱两声部,做到声部和谐。

5、师: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6、师:(出示碰铃)你们。

小学音乐教案1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唱《过新年》,引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

2.通过小组合作为《过新年》编配适当的舞蹈动作,并选用打击乐器来表现歌曲。

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保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说话能力,使他们能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表演《过新年》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红绸,钢琴

设计意图:

本课我以《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我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贯穿于这堂课的始终,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美”的感受、体验、理解、和鉴赏的能力。

由于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课为了达到我以上的教学目标,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将以引导学生从“动一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编一编”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直接体验来完成这堂活动课。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课件播放MTV《小拜年》)学生随着音乐进音乐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小拜年》是我国湖南的花鼓调,它表现的是我国的哪一传统佳节?

生:春节

师: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可以穿新衣服。

生2:……

2.课件展示中国春节的习俗。

3.揭示课题:《过新年》

三、新课教学:

1.范唱《过新年》。

教师边唱《过新年》边使用红绸表演。

2.师生讨论歌曲。

(1)师:刚才歌曲里有唱“咚咚锵”的地方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声音吗?

生:是“锣鼓”的声音。

师:你们能模仿敲锣鼓的动作做一做吗?

(2)学生听音乐在“咚咚锵”处徒手做敲锣鼓的动作,教师再抽个别的学生用打击乐表现“咚咚锵”。

3.教唱《过新年》。

(1)(课件播放)学生再次聆听音乐《过新年》。

师:同学们,请你们再听一听《过新年》,看看那个乐句很难学,听完以后可以指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分乐句学唱《过新年》。

师演唱第一、二句词,学生聆听并说说这两句的关系:是完全一样的吗?(前半句是完全一样的,后半句不一样。)并唱一唱。

教师用听唱法教学生唱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在学生充分地听了乐曲之后再唱出来。

教师完整的教唱一次。

(3)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情绪演唱《过新年》。

师:同学们,过新年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过新年》这首歌应该怎样来演唱能够让听众一听就能感觉到是新年?

生:应该用高兴、欢快的情绪来唱。

生:唱得稍微快一点

……

师:现在老师用两种不同的情绪来演唱《过新年》,你们听听看看哪一种情绪更适合《过新年》。

(教师范唱)

四、创编活动。

1.提出创编活动的内容。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会了演唱《过新年》,你们表现得非常好!我们在过新年的时候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我们会“载歌载舞”,也会“敲锣打鼓”。现在,我要请你们分小组为《过新年》编配好看的舞蹈和打击乐伴奏,看哪一组编得,表演的。我们将评出“表演奖”和“创作奖”!

2.教师给学生分发学具“红绸”,让学生自主选择打击乐器开始创编活动。

3.分小组汇报活动成果,师生评价并评奖。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你快乐吗?你有哪些收获?

(抽学生汇报)

六、课外延伸: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同表演《过新年》,并收集国外过新年的习俗与文化,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共同分享。

《【必备】小学音乐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