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教案

时间:2024-09-30 16:05:05
语文园地教案15篇

语文园地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园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教案1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教学重难点: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设计思路:

口语交际:围绕本组的专题,安排了以“我们能做点什么”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有关这次训练,教材在本组的导语、综合性学习提示中已经作了相关的说明。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意在使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效迁移,结合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体会,与同学就家乡的环境保护进行探讨和交流。

习作:本次习作,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来写,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本次习作,可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1?激发习作兴趣。承接前面的综合性学习巧妙导入,如,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是否愿意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大家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了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体会,是否愿意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

2?选择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同学(包括自己)的哪些内容表达得具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然后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习作内容。

3?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由说到写,把在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学生可以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比如《翠鸟》抓住了所描写对象的特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朴实,叙事生动清晰,揭示的道理深刻。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在习作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习作,互相修改

我的发现:教材中列举了两组句子,学生在读完每一组句子之后,都会有所发现,但是,所发现的内容会因学生不同存在着差异。最简单的是每一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词句多;二是每组的第二句是比喻句,这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发现;三是每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得更具体形象。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发现,使其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表达方式的多样,不断鼓励、启发学生运用这些规律,试着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教学中不必给学生讲有关修辞知识。

日积月累: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部分内容。“读读认认”,安排的是一组反义词语,学生通过这一组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生字,又可以借助反义词学习新的生字,同时积累反义词语。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认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指名认读字音和朗读短文。注意“浊”读翘舌音,“罪”读平舌音、“廉、贪、偏”为前鼻音韵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再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的反义词语。“读读背背”,安排了古诗佳句,目的是积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组诗句,只要求读读背背,诗句的意思一般可不讲解。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课时安排:

3课时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读读认认: 清对浊 廉对贪 功对罪 正对偏 奖对罚 优对劣 善对恶 勤对懒


语文园地教案2

教材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每个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从每个版块内容看,其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实践运用:1.“交流平台”的第三个环节是“读了寓言,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来说明寓言故事中的道理。2.“书写提示”要求学生先看后写再对照,给与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

交流平台

1.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2.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感悟出来的,又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加以强化的。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整理能力,还能让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词句段运用

1.能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如:“依依不舍”、“津津有味”、“无法无天”、“无影无踪”。

2. 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3.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作。

书写提示:

1.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即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偏旁在左侧,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如“艳、植、睛”。上下结构的字,偏旁在上方,整个字要写得上小下大,如“霜、害、最”。

2.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3.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写字习惯。

日积月累

1.能正确认读这9个成语,做到读准字音,读熟词语。

2.了解这些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

3..了解这些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此处隐藏26807个字……花鹿》。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设计意图:由表演读到小动物来到学生中间,学生可以自由地表现与小动物们的情墨之流,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总结、课堂延伸

演示小蜜蜂继续在语言园地中采蜜(后面还有“口语交际”“展示台”等栏目的花丛):“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啊,真甜!”

[设计意图:语文园地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特色平台,不断参与探究、积累。创造,正如小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酿出甜蜜,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语文园地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好处。

2、积累描写人的心情、品质的词语。

3、使用连续的动词写一组动作;能给别人讲古人求学的成语故事。

4、积累关于自立自强的名言。

[教学重难点]

使用连续的动词写一组动作,积累自立自强的名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关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片段,说说使用这些描写方法的好处。

(1)学生小组讨论。

(2)选小组代表回答。

2、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进一步体会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1)学生交流使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方法的好处。

(2)教师归纳:语言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一些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动作描写可以确切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和人物品质。

3、通过感受描写方法的好处,尝试在习作中使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二、识字加油站

1、指名、分组读词语。

2、指名说说你知道哪些词语的含义,教师相机课件展示词语解释。

和蔼: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

悲戚:悲痛哀伤。(着重于哀,多是个人情感上的)

临危不惧: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焦躁不安:指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3、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形容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学生回答)

品质:持之以恒忠心耿耿大公无私专心致志不屈不挠堂堂正正

心情:闷闷不乐垂头丧气悲恸欲绝笑逐颜开喜出望外心花怒放

三、词句段运用之成语

读下面的成语

1、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囊萤夜读、铁杵成针——见第22课《文言文二则》悬梁刺股——由“头悬梁”(孙敬)和“锥刺股”(苏秦)两个故事组成。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程门立雪——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程老先生刚好在睡觉。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老师睡醒后,看见了外面的两个雪人——杨时和游酢,对此,程老先生感动不已。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

手不释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后来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吕蒙做了吴国主将,屡建奇功。后用来形容勤奋好学。

2、课件展示程门立雪和悬梁刺股的故事,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与求学有关的成语呢?试着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之仿写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动词的连续使用有什么好处?

(1)句子一:“抓”“蹬”和“攀”一系列动词表现了“他”的勇敢。连续动词将人物形象立体化,使人产生画面感。

(2)“跑”“奔”“脱”“跳”“摸”“钻”“吸”“钻”等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写出了罗盛教在冰下救人的艰辛与不易,体现了罗盛教舍己为人的精神。

2、什么是连续的动作?

连续的动作是指人们在做一件事时的动作,并且这种动作是有先后顺序的。

例如:我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放下书包,开始收拾房间。(“掏出”“打开”“放下”“收拾”等连续动词的使用,使句子更生动,富有活力。)

3、仿照上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蝴蝶飞舞小男孩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

蝴蝶飞舞:蝴蝶从花朵上飞起,扇动着翅膀,在花间上下飞舞。

4、小练笔:用连续的动作写一写剩下的两个句子。

5、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组连续动作下的情境。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二、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清华大学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学府,那么有谁知道其校训是什么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谁能说说这个校训的寓意及来历?(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做了演讲,引用了《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这8个字便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演变成了清华校训。)你还知道哪些自立自强的名言警句吗?

2、(课件出示)多种形式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名言。(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3、小组讨论,理解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4、想一想:你从这几句名言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做人要自强,遇到问题要想办法,不怨天尤人,要发奋图强,时刻有危机意识。)

5、熟读成诵,内化积累。

(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创设情境,检查背诵情况。

6、拓展:课下搜集关于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中体现了品质的重要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从交流平台的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一个人的品质,到日积月累的自立自强的名言,都在告诉学生培养优秀品质的重要性,我特意在讲解交流平台的时候,让学生使用描写方法感悟人物品质,让他们可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品质,再用日积月累中的名言告诉他们要学做事,先学做人,拥有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意识。

《语文园地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