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排序教案

时间:2025-10-04 12:26:07
幼儿园排序教案

幼儿园排序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排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排序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小动物串的手链,发现按照一定规律的排序;

2、能够发现并完成串珠子的多种排序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幼儿乐于参加活动,喜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材料、各种“糖葫芦”小卡片。

活动过程:

小猪串手链的`排序:红-绿-红-绿-红……

小猴串手链的排序:大-小-大-小-大……

小象串手链的排序:圆-方-圆-方-圆……

3、进门闯关,创设情景。

小动物们来到小兔子家要答对问题才能进门,请幼儿解答问题,完成排序,才可以进入小兔子家为庆祝生日哦。

4、操作游戏。

教师给每个幼儿分操作材料,请幼儿动手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把图片粘到小棒上面,做成好看的“糖葫芦”,亲手为小兔子送上生日礼物,完成后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说一说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序。

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表现,点评幼儿动手完成的“生日礼物”,最后以《生日快乐》歌曲结束活动。

幼儿园排序教案2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车卡人手一份(汽车卡分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有4-10不等的数字)、场地上贴有四种颜色的汽车标记。小铃、教师用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看数字,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数,幼儿按数在直尺上夹夹子。

2、听铃声,夹夹子。

①教师任意敲铃,铃声数在10以内,幼儿按铃声数夹夹子。

②教师任意敲铃,让幼儿夹比铃声次数多1的夹子。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1、幼儿自由给小夹子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给小夹子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小朋友给小夹子排的队是有规律的。

3、鼓励幼儿有规律地排序,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小夹子排序4、启发幼儿变换不同规律给夹子排队。

四、游戏"开汽车",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1、坐车。请幼儿手持汽车卡将相同数量的小夹子夹在汽车卡上,数量和车身上的数字相同。

2、汽车排队。幼儿做小司机,手持夹了夹子的汽车卡,找到与自己车身颜色相同的汽车标记,并根据车身上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好。

3、开汽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儿歌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另外,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

游戏:排排队。请10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

幼儿园排序教案3

目标:

1、能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7个以内的物体。

2、知道可以通过两两比较解决排序中的困难。

3、能仔细观察物体的差异,并进行调整。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排序活动,有一定的排序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大图片两张;学具:《幼儿用书》(P4——5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过程:

1、排队坐火车去旅游。

——教师:我们今天来做“开火车去旅游”的游戏。教师请5个个子比较明显差异的孩子:我是火车头,我想请一个最矮的旅客排在第一个,请下面的小朋友帮我找一找。

——幼儿指认,找出最矮的一个孩子排好队。

——教师:剩下来四个小朋友也请你们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帮他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帮助排队,并请他们说一说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从矮到高排队时可以每次都找最矮的来一个个排队。那从高到矮排队呢?帮助幼儿一起总结方法:从高到矮排队时可以每次都找最高的。并进行验证。

——教师:还有两个小朋友也想一起来坐火车去旅游呢,我们帮他们来排排队,那现在的队伍应该怎么排了呢?请小朋友按照从矮到高和从高到矮的顺序重新排列。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出示大图片:排排队。观察画面上的长颈鹿,说一说那个长颈鹿最高、哪个最矮,然后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在圆圈中给长颈鹿标上数字。

——教师出示大图片:给放对的打勾。请幼儿逐一观察每一排的物体,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排列的。给按从大到小排的`物体涂上红色;按从小到大排的物体涂上绿色;给从长到短排的物体画圈;给从短到长排的物体打勾。

3、活动评价。

——请幼儿示范从高到矮排队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排序有困难时,将两个物体放在一起比一比。

——表扬活动中仔细观察的幼儿。

幼儿园排序教案4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①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铺地砖b串彩链c围围墙d排排队②花片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围围墙:提供四 ……此处隐藏7170个字……朋友呢?(因为它们都是在吃饭的时候要用到的)

(3)请宝宝为实物找朋友。先集体找,再个别找,找的时候要问一问: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迁移生活经验,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它们也是好朋友

(1)刚才宝宝说的都很好,那请你们想一想,在我们教室里,在家里,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回忆。

4、幼儿操作

(1)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图片它们也要来找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教室讲解操作步骤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讲评:先请幼儿说一说,你找到得是谁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教师对找错朋友的宝宝进行纠正。

幼儿园排序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幼儿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幼儿能轻松愉悦的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排序的科学现象。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背景图、小兔图片、几何图形若干、双面胶、各色彩纸若干张、木棒10根

活动过程实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游戏吧!”教师做拍手、跺脚的`动作,引入课题。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做了什么动作,小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做动作。”

提问:“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拍手后又干什么了?跺脚,那老师做拍手、跺脚的动作有没有规律?”

幼儿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做的动作规律是:拍两次手,跺两次脚,拍两次手,跺两次脚……小朋友可以试试按照这个规律做做动作。

幼儿尝试根据规律做动作,教师指导。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手、小脚丫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教师:“刚才小朋友已经记住我们做的动作了,为了加深记忆,现在我们用小手和小脚把刚才的动作记录下来,拍手我们用小手来记录,跺脚用小脚丫来记录。”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手、小脚丫记录两组,并提问:

(1)、小朋友看看我们把小手小脚排在一起有没有什么规律?

两只小手、两只小脚,两只小手、两只小脚

(2)、继续有规律的排列两组。

(3)、幼儿发现规律。

(4)、引导幼儿明白什么是有规律的排序?

2、出示背景图,小兔图片,几何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掌握规律。

教师:“小兔子饿了,要回家吃饭了,可是,它回家的路被大水冲断了,正在抢修,但还没有修好,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它把路修好,让它回家,好不好?”

出示背景图,森林里一条没有铺好的路。

引导幼儿发现规律,说出规律,并把路修好。

请幼儿说说修好的路的规律。

3、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明白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

三、分组操作活动

教师:介绍不同的操作材料,强调操作要求(要按一定的规律来排序)。

1、铺路。

2、水果运动会。

3、制作糖葫芦。

4、我是小小设计师。

四、结束部分

游戏“音乐会”结束本课。

活动小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帮小兔修好了回家的路,它非常开心,它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参加森林音乐会,小朋友想去吗?那我们就出发吧。”

要求小朋友有序排好队:一位女生两位男生的规律排队。

幼儿有规律的排队,去参加森林音乐会,结束本课。

幼儿园排序教案15

教材分析

大班小朋友特别喜欢帮雪花片积木排队、串珠、穿项链等,结合大班科学领域的活动目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排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在活动中,可提供给幼儿多种等级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操作,重点是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发现规律,大胆创造,变换不同的排序形式,体验创造的快乐。如在“给小猫铺路”这一环节中,启发幼儿用求异思维设计各种各样的小路;在“为小猫设计项链和彩环”这一环节中,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的规律穿项链、做彩环。通过这些分类排序活动,培养幼儿认真细心、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等规律进行排序。

2.能大胆创新,探索按多种规律排序。

3.在排序中,体验事物重复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雪花片每人l份,自制小猫的'家每组1座。2.红、蓝彩色珠子,绳子,彩色纸条,胶水若干。3.教室中悬挂红、绿两色按递增和递减规律交替、重复做成的两条彩旗挂饰。

经验准备:观察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猫新房子中物件的摆放,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等规律进行排序。

1.设置情境:小猫家盖了一座新房子,它准备铺一条小路,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小猫铺一条漂亮的小路?如:可引导幼儿发表自已排序的多种方法,绪合教室里悬挂的彩旗,重点引导幼儿按雪花片数量递增或递减的规律,交替、重复地铺一条小路。

2.幼儿操作:用雪花片在小猫房前铺一条重复、交替、有规律的、有创意的小路。

3.幼儿互相观察,说说自己铺的小路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些小路铺设得非常漂亮,有的是ABBB、ABBB式,有的足ABCD、ABGD、

ABCD式,有的是AB、AABB、AAABBB式,有的是AAABRB、AABB、AB式,有的是

AB、ABB、ABBB、ABBBB式,有的是AAAAB、AAAB、AAB式……这些排列是有规律的,是重复交替的。

二、分组为小猫设计项链和彩环,能大胆创新,探索按多种规律排序。

1.第1组:穿项链。幼儿用长绳将彩珠穿成项链,比比谁穿得漂亮,引导幼儿求异想象,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来穿珠子。如:幼儿可按红珠子的数量不变,蓝珠子逐一增加这个规律穿珠子。如图:红蓝红蓝蓝红蓝蓝蓝。

2.第2组:做彩环。幼儿将彩色长条纸两头粘合成圈,按交替、重复的规律一环套一环做成彩环。教师重点鼓励幼儿变换多种方式排序,如:按黄、蓝、绿纸条间隔,红条逐一减少的规律粘彩环。如图:黄红红红红蓝红红红绿红红黄红红红红

三、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寻找作品中的规律体验事物重复变化的乐趣。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制作彩环的创作规律,互相探索小朋友作品中的规律,

大家推出设计新颖的彩环、项链,送给小猫当礼物装饰房子。

《幼儿园排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