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教案1【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本课的设计应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小青蛙。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吧!(教师板书:《小青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
师:全班齐读课文,课文有几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生:文章有3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2、深读课文,解析文章主旨。
师:读第一句话,你知道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小的,大眼睛。
师:谁还能补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样子?
生:身穿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师:读文章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青蛙吃害虫,保护禾苗,是益虫。
师:你还知道哪些益虫?
生:猫头鹰、蜻蜓、啄木鸟、壁虎……
师:读文章第三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
生:我们应该保护小青蛙。
3、课文小结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棒,青蛙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五、课堂练习。
正确区分下列字,并组词。
青
晴
请
清
情
睛
六、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3
小青蛙
大眼睛、四条腿
小青蛙
吃害虫—益虫
课后反思:
《小青蛙》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小青蛙可以说人人都见过,而且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所以在一开始,孩子们就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讲出了好多青蛙的特点。
最后一个环节的情感延伸,学生们都滔滔不绝,懂得了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要保护小青蛙的道理。
这种教材本身就非常有童趣的上起来稍微简单点,可是有些内容是要靠教师去挖掘的,去发现其蕴含的乐趣,我深深地明白这一点,在这节课中更是深深体会了。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教案2设计说明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组词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并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
课前准备
1.(1)课文相关图片。(2)辅助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小青蛙的距离,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查字典、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此处隐藏5928个字……>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难点:
正确朗读儿歌。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猜一动物) 谜底:青蛙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小青蛙。
2.相关链接:青蛙:蛙由蝌蚪孵化而来,善于游泳。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
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青蛙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青蛙前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青蛙头上的两侧有两个略微鼓着的小包包。那是它的耳膜,青蛙通过它可以听到声音。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青蛙的背上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可以使它隐藏在草丛中,捉害虫就容易些,也可以保护自己。它的皮肤还可以帮助它呼吸。青蛙用舌头捕食,舌头上有黏液。
二、视频播放
播放《小青蛙》情境课文诵读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三、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字词学习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清 晴 眼 睛 保 护 害 事 情 请 让 病 2.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
少 shǎo 多少 字歌:中华少(shào)年志气高,刻苦钻研少不(shǎo)了。 shào 少年 少(shào)壮努力正当时,见贤思齐不能少(shǎo)。 3.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4.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青 清 气 情 生 晴 请
5.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青:上宽下窄,第一横要写得略宽,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注意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月字底第一笔是竖。
清:注意三点水的写法,三个笔画不在一条直线上,前两个点下俯,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青”写得窄,紧贴竖中线。
气:横画之间的距离需要紧凑,横斜钩起笔紧贴横中线,横微斜。
请:言字旁要注意笔势的变化,横折提中的“折”要写得直,和第一笔“点”基本保持在一条线上。
6.带领学生做《小青蛙》识字练习,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五、指导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字的结构和组成;
2.教师指导:全文要读的有节奏,重读“清清、大眼睛、吃、做、爱护”等词语,读出对小青蛙的喜爱之情。
3.播放《小青蛙》情境课文跟读版视频,让学生跟读。 六、课堂总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初读课文后,我感受到了要一起保护小青蛙,爱护小动物。 七、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每个生字抄写三遍,会组词。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播放《小青蛙》情境课文跟读版,带领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二、课文精讲
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1)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大眼睛”这个词写出了青蛙的外形特点。
(2)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这句话呼吁大家保护小青蛙,因为青蛙可以让禾苗茁壮成长,这样农民才能获得大丰收。 (3)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①儿歌中出现了几个和“青”读音相近或相同的字?怎么区别?
儿歌中出现了“清、晴、睛、情、请”,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左边的偏旁来记忆和区分这几个字。左边的偏旁是表意思的。如“清”字的偏旁是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
②练一练:想一想,填一填。 晴 情 睛 清 请
(播放【同步测试】形声字填空)
2.主题延伸。
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小青蛙?
示例:我们可以建议农民伯伯减少使用农药,为青蛙的生存创造良好的条件。大家也不捕杀青蛙,不捉青蛙的幼虫蝌蚪。
三、课堂总结
1.课文主旨: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了小青蛙能保护禾苗。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多是以“青”为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组成的一组音、形相近的字。
2.本课小结:《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
四、结构图示
出示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青蛙种豆》。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本课对应的课时训练。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教案7教学目标:
1.认识“井、急、象、传、奇、怪、谁、因、为、困、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认识“井、急、象、传、奇、怪、谁、因、为、困、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读准并区分“谁”和“难”,区分“因”和“困”。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先看看我们班谁是猜谜高手,出示猜谜语:(1)学狗坐,没狗高,又没耳朵又没毛(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揭题,读题。
今天,一只快乐的小青蛙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请同学们快乐地与他打打招呼,齐读。
3.小青蛙悄悄地跟我说,他喜欢和为集体争光的`同学做朋友,我们班有四大组,他想看看谁能为自己的组争光,他不希望有同学拖后腿。你们想和他做朋友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