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语言《家》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家》教案1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和睦温馨的气氛,萌发对家的热爱。
2、理解散文的内容,能用合适的语调和表情跟随朗诵。
3、尝试用合适的词,替换散文中的"热闹、温暖、安全、幸福",概括地表达自己对"家"的理解,并仿照散文的句式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对概括词的诠释。
活动准备:
教师根据散文内容自制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自制大图片,字、词卡,动物头饰,幼儿家庭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一,激发幼儿对家的关注。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在一个什么地方?你和家人在一起时感觉怎么样?
(2)出示字卡"家",引导幼儿认读。
2、引导幼儿欣赏、理解散文。
(1)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幼儿交流阅读情况,教师提问:你看见了什么?猜猜它们说了些什么?
(3)观看课件二,引导幼儿边看边听,欣赏散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结合幼儿对上述问题的讨论进行追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启发幼儿用其它合适的词、句表达对家的理解。
为什么小蜜蜂说家是一个热闹的地方?还可以怎么说?
为什么小狗熊说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还可以怎么说?
为什么小野兔说家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还可以怎么说?
为什么小喜鹊说家是一个幸福的.地方?还可以怎么说?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调有表情地朗诵散文。
(1)全体跟随朗诵。讨论:怎样读才会让认觉得家是一个热闹(温暖、安全、幸福)的地方?
(2)根据讨论情况,分男女角色朗诵。
4、情景体验,萌发幼儿对家的热爱。
(1)幼儿扮演散文中几种不同的动物,配上合适的音乐,戴上头饰,以表演的形式朗诵散文,并相互评价。
(2)找到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说说自己的家(先自由表达,再集体表达,最后各找一位客人老师表达)。
附录
家(散文)小蜜蜂说:家是一个热闹的地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许多人在一起亲亲热热、甜甜蜜蜜,真快乐。
小狗熊说: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不管外面天气多么不好,家里总是暖暖的,挺舒服的。
小野兔说:家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每当遇到危险,赶紧跑回家里,就觉得安全了,心也不乱跳了。
小喜鹊说:家是一个幸福的地方。在家里,我总有唱不完的歌。
大班语言《家》教案2【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乌龟背上的家”的形成原因。
2. 能力目标:大胆续编故事,能用流畅的语言将续编的小乌龟的故事表述出来。
3. 情感目标:体验故事中“乌龟”的情感变化,喜欢参加语言活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乌龟背上的家》故事插画以及音频、《小乌龟》儿歌、轻枕头、椅子、欢快的游戏背景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曾玩过“乌龟驮物”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 教师播放《小乌龟》儿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根据儿歌内容进行提问,引出主题。
儿歌中有哪个小动物呢?
(二)播放音频,初步感知。1. 教师播放《乌龟背上的家》的故事音频,引导幼儿完整感知故事内容。
2. 教师根据故事进行提问:故事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三)出示插画,加深理解。1. 教师出示《乌龟背上的家》故事插画,并根据插画,声情并茂讲述故事内容。
2. 根据插画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1)小乌龟住在哪里?它有什么感受?
(2)小鸟的鸟窝为什么会动呢?真的是地震了么?
(3)小鸟的.叫声把乌龟吵醒,谁还记得鸟妈妈和鸟爸爸说了什么?
(4)为什么小乌龟的背上会有一个草窝呢?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小结:鸟儿在乌龟背上安了家,大家都来看这个长在乌龟背上的家,许多动物都搬来和乌龟一起住,有了大家的陪伴,乌龟再也不寂寞啦。
(四)故事续编,深入理解。1.教师将幼儿分成3组,引导幼儿交流故事情节,大胆进行故事的续编。
2.请个别幼儿代表小组,尝试运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续编的故事讲述出来。
(五)角色扮演,巩固提升1.游戏名称《乌龟向前爬》,游戏规则:教师将幼儿分为4组,请每一组的第一名幼儿趴在地上,将枕头放在背上,然后开始向前爬,爬到终点用手触摸小凳子腿儿,再往回爬,爬到起点线,用手拍下一个小朋友的手,进行接力,下一个小朋友继续爬。最先完成任务的一组幼儿获胜。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游戏,在游戏中愉快地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幼儿到美工区画出故事中的乌龟。
大班语言《家》教案3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诗歌中”家”的含义,读准”树林、田野、花园”的字音。
2、借助教师提供的图片,学习诗歌,并迁移生活经验,进行仿编诗歌的活动。
3、积极参与仿编活动,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磁性图片: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小朋友;天空、田野、树林、小河、幼儿园。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歌曲《办家家》
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边唱歌边表演《办家家》。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教师分别出示图片: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小朋友,提问:这是什么。它(他)们的家在哪里。启发幼儿说出:天空、田野、树林、小河、幼儿园。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图片。
三、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讲出诗歌的部分内容。
1、教师指着天空,说:蓝色的天空是谁的家。
2、教师指出田野,说:广阔的田野,是……采用等待或放慢速度的方式鼓励幼儿接着往下说出:是花朵的家。
3、下面几句诗的学习方法同上,并带领幼儿重复说一遍。
四、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图片的提问完整地朗诵1—2遍。
五、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每段句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1、为什么说蓝色的天空是 ……此处隐藏11931个字……并配上相应的图画。这些都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指导背诵,步步为营。
在指导孩子背诵的时候,先是用带课文的FLASH吟诵,之后用别有用心的板书提醒,相对加大了难度,再用无课文的动画提醒,最后让孩子闭上眼睛,带这动作加以演示。这样的步骤符合孩子记忆的特点,反复的强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节课上,我用一颗未泯的童心引领学生与文本解除对话,在诵读、表演、对话中去体验、感悟语言带给我们的温馨。在这种体验中,学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一堂精心准备的语文课到此结束了。
这节课带给我的不但是快乐、感动,而且是审美的情趣。让我感到教学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这首小诗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保持语调欢快、流畅和幸福、愉快的感觉。教学时让学生体验、感悟诗中的意味,发自内心对祖国的抚育的喜爱之情。
小百科:家,现代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ji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内、住所
大班语言《家》教案14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家是什么》的内容并尝试仿编。
2.喜欢听散文诗,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诗《家是什么》的内容。
活动难点:
通过活动,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屋檐的名称和作用,了解家里的家具、摆设,了解自己家里的人。
2、物质准备:散文PPT(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以及爸爸妈妈的笑脸等图片);轻音乐;温馨的家的图片PPT(其中有各种常见的家具)以及纸质的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家(交流关于家的经验)
1.出示家的PPT。关键提问:猜猜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关键提问:你的家里有什么?有什么用处呢?(对幼儿不是很熟悉的东西,稍微做一点讨论,帮助更多的幼儿了解)
小结过渡:家里有温暖的床,家里有漂亮的摆设,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都爱我们的家,那家是什么呢?我们来听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家是什么》
(二)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理解散文的内容)
1.完整朗诵散文诗1-2遍。
关键提问:听到散文诗里说了什么?能用散文诗里的话说一说吗?
小结:(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散文诗内容进行总结)。
2.出示图片,回忆散文的内容,进一步熟悉散文诗中的句子。
(1)关键提问:看到这张图片让你想起散文中的哪一句?
(教师帮助幼儿把散文诗中的句子说完整,并肯定幼儿的表达)
(2)关键提问: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
小结:这一句说的和你家里是一样的,所以你喜欢;这一句听了很舒服,所以你很喜欢,……
过渡:这么好听的话,和老师一起来说说看。
3.教师再次朗诵散文,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
(教师在朗诵时,适当地放慢速度,引导幼儿说后面的半句)
过渡:家是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家还可以是什么呢?我们来编一编散文诗。
(三)尝试仿编(说说自己的家是什么)
1、教师示范:我家有沙发,我想这样编——“家是沙发,有了沙发,累了,回家可以好好地休息”。(教师边说,边把沙发的'图片放在黑板上呈现)
2.提示:你家里还有什么?你也来编一句诗。
(在幼儿刚开始编的时候,教师要给与多一点的支持,帮助幼儿编一句诗,逐步地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讲述)
3.师生共同完整朗读仿编的诗句。
小结:在我们心中,家都是温暖的,我们都爱我们的家。
(四)延伸活动
1.引出活动:老师把这首好听的诗歌放在我们的小书房,你们可以去听一听,读一读,编一编。
2.具体操作:把散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在阅读区呈现出来,并提供一些家中物品的图片,支持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替换诗歌内容,尝试创编。同时,将散文诗录在录音机中,幼儿可以听赏,幼儿也可以使用录音机把自己创编的内容录下来。
大班语言《家》教案15活动目标
1、能正确区分五个福娃,知道他们的名字及特征。
2、引导幼儿能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创编诗歌的兴趣。
3、知道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是中国北京,为奥运能在中国举行而感到自豪。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关于奥运五福娃相关的图片、背景图、宣传片、卡片;音乐磁带;幼儿每人一幅福娃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我们聊一聊,今年是2007年,明年就是?2008年将要举行奥运会,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呢?
在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你们听了心里觉得怎样?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有几个?今天呀,老师带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福娃,好吗?
二、认识福娃、了解福娃。
1、知道五个福娃的名字及特征(逐一出示福娃图片、卡片)
我们来看看第一个福娃,他身上是什么颜色?头上这里像什么?他的名字叫贝贝。请个别幼儿说说下面的几个福娃的名字及特征。
贝贝——小鱼晶晶——熊猫欢欢——圣火迎迎——藏羚羊妮妮——燕子
2、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起来说一说。
现在我们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起来说一说,注意只说名字中的一个字就行。(北京欢迎您!)
福娃们都是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北京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分别来自哪里?也就是说他们的家各自在什么地方?请欣赏《快乐福娃》。
3、游戏:“找家”
欣赏完了,老师请看得认真、看得仔细的小朋友来找福娃的家,福娃的家究竟在哪里呢?(出示背景图)
①欣赏福娃的宣传片。
②请个别幼儿找福娃的`家。
③再次欣赏福娃的宣传片,进一步了解福娃。
小结过渡:在你们的帮助下,每位福娃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心里真高兴,谢谢你们!小朋友觉得福娃的家怎样?好,下面请你们把福娃和他们的家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好吗?
三、创编诗歌。
1、利用图片,让幼儿创编诗歌。
2、连贯地朗诵幼儿自编的诗歌。
3、以问答的形式朗诵诗歌。
4、为诗歌起名字《福娃的家》。
5、教师用打击乐器伴奏,幼儿拍手朗诵。
6、配乐朗诵。
活动延伸《为奥运加油!》
活动反思:
福娃的角色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他们能用比较完整地语言讲述福娃的特征。在活动中,他们思维活跃,特别是在创编诗歌的时候,能用“波涛汹涌”来形容大海,“一望无际”来形容草原等,非常的贴切、形象。最主要是,他们能够合作创编完整地诗歌,并给它起名字。通过活动,他们了解了奥运,为2008奥运能在中国举办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