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大全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的:
1.让幼儿感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培养幼儿自主运动能力。
3.发展幼儿钻,爬,跳,平衡等基本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垫子圈滑板竹梯体操棒沙包玩具轮胎若干
活动流程:
创设环境:师生共同布置-->调动身心:做准备操-->基本活动:分散活动-->放松活动:收拾器械-->集中活动-->分散活动
活动过程:
一、设环境:
1.小动物来和我们一起锻炼身体,看那些小动物来了?(1号小狗,2号小乌龟,3号小兔,4号小猴)
2.想一想,小兔最喜欢玩什么?什么器械放在他的'场地上最合适?
3.那小狗,小乌龟,小猴他们呢?什么器械最合适他们呢?动一动脑筋,让我们现在一起来帮他们布置。
4.师生布置场地。
二.调动身心:
让我们一起来做准备运动。
三.基本部分:
1.分散活动:小朋友,现在可以去玩了,待会儿,可别忘了拿牌子。
a.幼儿玩器械。
b.出示辅助物:看!小动物为你们准备了什么?你想一想怎么玩?
2.集中活动:讲评小猴(竹梯)和小乌龟(垫子),让幼儿示范不同的玩法。
3.分散活动:刚才玩的小朋友还可以到其他动物运动场去玩。请你们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玩法,谁想的玩法越多越好!
四.放松活动:
1.今天你们都到哪里去锻炼过了?(看牌子)
我们帮小动物一起整理运动器械。
大班教案 篇2[设计意图]
水垢是幼儿生活中常见但是不易为幼儿所了解的东西,本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让幼儿了解水垢和水垢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除垢的简便方法,以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对化学小实验的操作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垢的危害及简单的除垢知识。
2、培养幼儿对化学小实验的操作兴趣,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白醋、水垢清除剂、玻璃杯、药匙、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各一个、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水垢,知道水垢对人们的危害。
⑴幼儿观察瓶内的水垢,认识水垢教师手持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请幼儿轮流观察两个瓶内的情况,说一说两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内附着的物体就是水垢。
⑵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见到过水垢?
⑶教师小结,讲述水垢的危害师:“这些粘在水壶和水瓶里的东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杂质和矿物质,在水中被加热、烧开以后变成的。水壶、锅炉烧水多了或者热水瓶、饮水机用时间长了会结成一层水垢。水壶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烧开,浪费燃料;水垢的碎块如果被我们喝进身体里,会损害健康容易生病;工厂里的大锅炉如果不除水垢,还会有爆炸的危险。
2、幼儿操作实验,观察除垢的过程
⑴幼儿观察玻璃杯中的液体:无色、透明,闻一闻气味,知道杯中的液体是白醋。教给幼儿闻液体的方法:一只手扶住杯子,另一只手在杯口轻轻煽动,再用鼻子闻煽动的空气。
⑵幼儿观察盘中的水垢:黄色的、粉状或块状
⑶让幼儿用药匙把水垢放入白醋,观察发生的变化。
⑷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⑸教师小结:白醋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会产生气泡,渐渐变小,这种变化叫化学反应。
3、观察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知道除了用醋,还可以用专门的除垢剂来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4、请幼儿说一说,还知道哪种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种最省力最好用。
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渗透序数和个数的概念。
2.理解相邻的数,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数的概念,形成相应的数感。
3.增加亲子感情。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次序。
2理解序数和个数的.概念,理解相邻得数。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
2.小朋友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如果是单数教师参与组合﹞
活动过程
一、开始
小朋友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按数字顺序站好队。
二、过程
1.每组小朋友轮流做家长和孩子,如;家长,放学了,我来接宝宝,我的宝宝在哪里?小朋友,﹝爸爸或﹞妈妈﹝高举数字卡片假设是8﹞我在这里,从前面数我是第8个。妈妈找到我了吗?妈妈,从前面数数,数到第8个,找到自己的宝宝。
2.找到宝宝后,原地不动,妈妈问小朋友,你的前面是几个小朋友,他是几号啊?你的后面是几号小朋友,他是第几个呀?和你前后挨着小朋友都是几和几呀?
3.答对后,找到自己的宝宝领出队,并和老师同学说再见。
4.每次找对后再重新排队,小朋友可以自己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卡片。
三、练习
1.争取每个同学都练习到两个角色﹝家长和孩子﹞。
2.孩子要达到熟练地说出和他相邻的两个数。
四、看看我们有多聪明
一个小朋友放学站队,从前面数他是第7个,从后面数他是第9个,谁能知道站队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大班教案 篇4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 ……此处隐藏2737个字……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 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
(2)幼儿熟悉动作和韵律后,空间位置可以比较自由和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 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
(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从实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例,相信每位老师看完后都能够效仿和尝试。活动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准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一个桔子,一根粉笔,一块橡皮泥,一种妈妈的心态,就能把孩子带入想象和愉悦的音乐境界,我想,回到“简单”,应该是童谣传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大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选择喜欢的人物图案进行剪贴、添画。
2.幼儿能发挥想象力,大胆添画、充实画面。
3.幼儿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感受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时装杂志书(或人物较多的废旧图书)、剪刀、胶水、彩笔、绘画纸、纸篓、范画。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范画,了解绘画步骤
1.画面上都有什么呀?画面上的人物和我们平常画的有什么不一样?(人物是粘贴上去的。)
2.猜一猜是怎么做出来的?
教师小结剪贴添画的步骤:选择人物,想好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后把人物剪下来,粘贴在想好的位置,最后添画背景。
(幼儿在欣赏范画的过程中,看一看,说一说,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探究作品的制作方法,了解剪贴、添画的步骤。)
二、出示人物形象,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出示一个有动作的人物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个人做了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和表情? (比赛、锻炼身体……)根据孩子的回答延伸提问:他在哪?他的周围可能有什么? (观众、体育器械……)
②让你添画你打算画什么?
2.出示一个人物上身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个人缺了什么? (下身。)有可能被什么挡住了? (柜台、书桌……)他有可能在哪?(车里,飞机里……)
②如果让你添画你打算画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大胆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为下一步的添画做好铺垫。)
三、幼儿剪贴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1.仔细观察,想好要画什么,再在想好的位置进行粘贴。
2.注意桌面的卫生,安全使用剪刀。
教师提醒幼儿根据剪出的人物动作、表情、服饰等进行想象添画。鼓励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别人添画的不一样。
四、幼儿作品欣赏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作品的名称是什么,画面里的人物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教师挑选几幅作品讲评。可从创意、画面饱满程度、涂色均匀、比例等方面进行评价。
大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尝试跳皮筋的简单方法,学会基本动作,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2.提高脚的控制能力和跳跃能力。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简单装饰的皮筋若干。
2.学会游戏儿歌《小皮球》。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指导幼儿跳皮筋的简单方法。
2.引导幼儿尝试跳皮筋基本动作:踩线跳、跨跳、单脚跳、双脚跳等。
活动反思:
跳皮筋是一项民间传统的游戏活动,较为普及。经常参加跳皮筋游戏活动,不但能够提高跳跃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协调性和灵敏性,跳皮筋的'方法很多,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以及单脚跳、双脚跳.花式跳等。还可以自己创编一些跳跃方法来跳皮筋。
本课教学主要是学生自编的跳跃方法的跳皮筋,学会基本的双起双落动作,加强同伴间的合作。在练习前的准备活动中,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跳,充分活动学生的各关节部位,避免因活动不充分,导致跳跃时扭伤踝关节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本课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时特别注意了学困生,尽量将不同素质的学生分布到各个小组,达到互帮互学的教学效果。
但在练习中,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同伴交流合作,表现出排斥同伴、强占练习次数、不架皮筋等不良行为,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细心做工作,多教育鼓励学生,更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共同进步,体验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认识中国龙,了解中国龙的来历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⒈了解龙的外形特征
⒉注意细节部分的处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幼儿用书,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
——我这里呢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猜一下,是一
生肖,看看谁能猜到。
腾云驾雾非等闲,施恩布雨在人间;
家有珠宝寻常事,统领兵将皆海鲜。
一、介绍中国龙及外国龙的`特征
出示图片,欣赏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外形特点。
——中国龙和西方龙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龙代表吉祥、威严、幸福
西方龙代表邪恶的势力
二、讲解中国龙的来历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龙的传人,那么龙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龙有九个儿子,我们来看一下分别都叫什么。
三、了解什么地方会用到龙
——我们生活当中都有哪些地方出现龙的身影呢?
如:龙袍、瓷器、建筑、服装、节日活动等等。
四、学习关于龙的成语
——龙腾四海、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飞龙在天、龙飞凤舞、龙潭虎穴
五、开始绘画涂色
活动反思:
1、活动充分运用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今年是龙年选择课题《中国龙》开展主题活动。
2、活动的预设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动静交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实现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