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想象教案

时间:2025-11-18 12:26:09
奇妙的想象教案

奇妙的想象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奇妙的想象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奇妙的想象教案1

【教学设想】

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想象的魅力。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合理想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老师平时还最喜欢看星星,现在我就请大家一起来看星星(出示北斗七星)看!它们像什么?

(1)生:(勺子……)

(2)大家看,这些星星在人们赋予了各种想象后变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星座,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简单、常见的事物在通过人们的观察、想象之后,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就关键是你有没有发挥你的想象力,现在我们就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在这里进行一个小组间的比赛吧!

二、根据题目,拓展想象。

1.根据题目想象——“想一想”(出示小标题)

师:想象是的无处不在,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几个题目,发挥你的'想象力,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注意:1.以音乐为令,音乐停止时,比赛停止2想象要合理;3.汇报时,尽量说出与其他的小组不同的想法)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三、展开想象,说一说

你准备选择哪个题目去写,小组交流。

1.谁来说一说,展示一下?

2.全班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她)说得怎么样?

3.同学们想象的真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去吧!

四、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1.写话要求:

(1)要大胆想象,有新意。

(2)想象要合理,自然。

(3)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互相修改,品读欣赏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说说自己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2.哪些同学的习作毛病多,就把那篇作文展示出来共同修改。

六、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誊写。

七、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太奇妙了,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学会运用你们奇妙的想象力,激发我们无限的求知欲,使知识变得不再枯燥,使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这样一句誓言:“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奇妙的想象教案2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教学重点】:

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序、重点突出地说和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想象导入,明确要求

1.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同学们,就让我们学习爱因斯坦,天马行空,想象一回。

想象要怎么样?(大胆、新颖、奇特、美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奇妙的想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课件出示)

2.出示要求:(课件出示)

(1)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

(2)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3.小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4.指名说说。

5.师生评议,纠正补充。

三、出示范文,学习想象。

1.出示例文《躲在草丛里的星星》(课件出示)

草丛里有一只快乐的小白兔,它最喜爱看天上的小星星啦!

只要夜深草静的时候,小白兔就会坐在或者躺在洞口旁边的香蒿下,看着蓝宝石的天空上那些一眨一闪的小星星

突然,有一颗小星星从天空滑落下来,不见了。

“是流星!”小白兔一下坐了起来,“那颗流星是不是不快乐了呢?”

小白兔的心有点儿紧张,它把目光移到了草丛。

风轻轻地吹着,所有的草也都轻摇着黑影,发出几乎听不到的声响。

“那颗不快乐的星星会落在哪里呢?”小白兔很担心,“我要是能找到它,一定会让它快乐起来的!”

快看哪——小白兔真的看见在不远处的草丛里,躲着一颗忽明忽暗的小星星!

“你真的来了吗?”小白兔又惊又喜,急忙一瘸一拐地向那颗小星星挪去。

可是,那颗小星星又不见啦!

“你躲到哪里去啦?”小白兔站住了,“我一定要找到你!”

过了一会儿,那颗小星星又亮了起来,就在小白兔不远的地方!

小白兔又使劲地朝它挪过去,瞪大了两只眼睛,这才看清——原来在一棵很矮的苍耳上落着一只小萤火虫儿!

“原来是你呀!”小白兔松了一口气,“你这颗躲在草丛里的小星星,可真顽皮!”

“快来救救我吧!”小萤火虫儿伤心地说,“我的一只翅膀被苍耳子的尖刺儿扎住了,不能飞啦!”

小白兔又仔细一看,真的,小萤火虫儿的一只翅膀扎在了苍耳子的尖刺儿上,另一只翅膀正在不停地扇动着。

小白兔赶紧伸出两只手,轻轻地把那只翅膀从尖刺儿上拔了下来。

小萤火虫儿趴在小白兔的手掌上休息了一会儿,就能扇动翅膀了,很快它可以自由地飞啦!

“谢谢你救了我!”小萤火虫儿快乐地飞舞在小白兔的眼前。

“多么快乐的会飞的小星星啊!你快乐,我更快乐!”小白兔看着在眼前快乐飞舞的小萤火虫儿,正在一眨一闪的,它更加快乐啦!

2.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这个小故事抓住了什么去想?

(故事抓住一颗从天上掉落的星星去展开想象)

(2)有哪些想象?

(是流星?是萤火虫。)

(3)想象合理吗?为什么?

(合理,因为萤火虫和星星非常相似,都在天上,都会发出小小的'光芒。)

四、展开想象,说一说

你准备选择哪个题目去写,小组交流。

1. 谁来说一说,展示一下?

2.全班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她)说得怎么样?

3.同学们想象的真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去吧!

三、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1.写话要求:(课件出示)

……此处隐藏12449个字……题目,自主选择。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一起读一读这七个题目,想想你最喜欢哪个题目。(出示书本中的七个题目)

2.互动交流,说说喜欢的理由。(预设:拟人手法、反着想、寄托愿望)

3.关注关键词,学习审题。

过渡:新颖独特的题目能一下子吸引我们的眼球,而认真仔细地审题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

(1)出示题目《躲在草丛里的星星》。

读到这个题目,你关注的是哪个关键词?

(2)引导。

①星星原来是在天上的,现在在哪里?

②它躲在草丛里,你觉得哪个词很关键?

③看到“躲”字,你想到什么?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

④星星原來在天上,怎么躲在草丛里呢?这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3)交流其余六个题目的关键词。

4.尝试自起题目,关注关键词。

5.学习围绕题目推测内容。

题目十分重要。好的题目,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让人有所期待;好的题目,还能帮助我们推测可能发生的故事呢!

(1)(PPT出示《一支铅笔的梦想》)看,铅笔有很多的梦想:第一个梦想来到山坡,第二个梦想跳进荷塘,第三个梦想躲到菜园,第四个梦想来到小溪边,第五个梦想跑到运动场。故事讲的就是铅笔带着它的梦想,来到这些地方发生的事情。

(2)(PPT出示《尾巴它有了一只猫》)这个故事中,这条尾巴的想法特别新奇:说自己有一只猫。之后的故事,都是由它这个想法引发的。

(3)小结,引导学生从题目想内容。

所以说,题目跟内容有关!那根据你刚才选的这个题目,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4)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习作过程中,审题至关重要。这一环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从七个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学习审题;同时,从习作例文出发,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信息。这样,让学生明白题目和文章内容有关,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开阔了他们的写作思路。

三、例文引路,导图拓思

1.学习“想开去”。

过渡:围绕题目,我们有了大胆的想法。那到底怎样把它变成一个故事呢?

(1)动画呈现发散图《一支铅笔的梦想》。

一支铅笔来到山坡上,萌出嫩嫩的芽,开出漂亮的花;它跳进荷塘里,为小虾撑起阴凉的伞;它躲到菜园里,长成长长的豆角,伪装成嫩嫩的丝瓜……

(2)小结方法,并板书。

像这样,围绕着梦想,从铅笔本身的特点想开去,想成了一些细细长长的东西,这真一个想象的好办法。(板书:想开去)

2.学习“想下去”。

(1)动画呈现《尾巴它有了一只猫》链式图。

这个故事中,有一条尾巴,很自豪地说:“我有一只猫!”跳蚤听到了,哈哈大笑:“是猫有尾巴,不是尾巴有猫!”尾巴坚持自己的想法……

(2)小结方法,并板书。

像这样,从这条尾巴“我有一只猫”这样的想法想下去,想出了一个接一个的新奇又有趣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想象的好办法。(板书:想下去)

3.自主比较,发现不同。

PPT出示发散图和链式图。

这两幅“助想图”有什么不一样?

4.展开想象,绘“助想图”。

根据你刚才选择的题目,你可以选择一种方式,或想开去,或想下去,画一画简单的助想图,编一编有趣的故事。

5.交流,评价。

谁来评一评哪里最有趣?有什么建议?(引出想象的要求:合理、有趣)

(1)像铅笔的梦想中,它变成的东西都和自己一样细细长长的,这样的想象就是合理的。(板书:合理)

(2)像“尾巴有只猫”的想法一下,能够反着想,是多么有趣!(板书:有趣)

6.修改“助想图”,使之更合理、更有趣。

【设计意图】在想象作文教学中,教想象的方法是教学的重难点。本环节结合两篇习作例文的特点,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梳理,提炼出想象的两种方法——“想开去”和“想下去”,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构思,并借“助想图”拓展思路。在交流讨论中,教师再次结合习作例文,让学生体会想象的合理和有趣。从想象的方法到想象的要求,层层推进、逐步深入,这样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四、展开想象,独立习作

1.鉴赏语言,感受有趣。

刚才,我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了故事的大概。到底怎样把它写出来呢?

(1)PPT出示《一支铅笔的梦想》第2节。

看看这个片段,写得可有趣了。自己读读,看看哪里写得很有趣。

(预设:“己问自己答很有趣;把铅笔当作人来写很有趣;动词用得好,也很有趣的。”)

(2)PPT出示《尾巴它有了一只猫》第7节。

再来看看这一段,你觉得哪里特别有趣?

(预设:“尾巴反着想很有趣;尾巴会跟别人争论很有趣;尾巴将自己和猫的关系想成了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也很有趣。”)

2.明确要求,选择片段。

PPT出示要求:“(1)结合‘助想图’,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展开想象,写一写。(2)注意书写工整,时间10分钟。”

3.学生独立写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阅读是获取、积累方法的最简单易行的办法。这一环节继续以习作例文为教学资源,从习作例文中去鉴赏语言,让学生自主品读、发现,品味语言的有趣之处,进一步体会想象文章的奇妙和有趣。

五、习作评赏,交流修改

1.集体评赏。

(1)投影展示一个学生的习作。让学生读一读。

(2)交流评价,学习优点。

评评哪里写得好。(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有趣之处、合理之处)

(3)交流评价,提出建议。

說说哪里还可以修改。(在投影下,教师用修改符号示范修改)

2.同桌互评:先说优点,后提建议。

3.学生独立修改。(PPT出示五个修改符号:改正、增补、删除、对调、移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注重评价的多元互动,将教师的评价、学生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在这过程中,先欣赏后建议,能增强学生的习作成就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六、回顾小结,肯定收获

1.学习回顾。

有人说:想象是人们热爱生活的标志。今天,我们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画了“助想图”,写了故事的片段,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大家都学得很认真,写得也很用心。

2.布置作业。

课后,请继续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到时老师将在教室里开辟一个“想象岛”,展示你们的作文!

【设计意图】学习回顾,有助于学生形成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有收获的喜悦,产生课堂成就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贴近生活的内容;以展示为目标驱动,让学生继续进入积极的写作状态。

《奇妙的想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