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学会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习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具准备:
配套教与学的平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解方程
8x ÷ 2 =28
7(x+3)÷ 2 =28
2(x +17 )=40
6(5+x)÷ 2 =36
2.任意选择一题进行检验。
3.复习以前学过的公式:
C=2(a+b)
C=4a
S=ab
S=ah÷2
S=(a+b)h÷2 ……
五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呈现:速度×时间=路程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5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
2、创设“送材料”的情境。
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三个问题。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因为轿车的速度快,所以轿车行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相遇的地点离遗址公园近一些,估计相遇地点在离村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第三个问题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与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相遇时两辆车行的全部路程是多少,分别是什么车行驶的”,从而分析得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的数量关系。、
三、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第3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第5题,先引导学生读懂题中的数学信息,可以设牛的体重为x千克,大象的体重就是10x千克,再根据“大象比牛重4500千克”的数量关系了出方程并求出解。
板书设计:
相遇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答:经过0.5时两车相遇。
五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长方体、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正方体;
2、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一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学习的乐趣,增加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PPT、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剪刀
资料参考备课手册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研究?
2、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
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
1、引发猜想: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
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
(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
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感悟:
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
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
1、(出示练一练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
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
(2)反馈、辨析。
①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
②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
教师提出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
2、出示练习三6: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 ……此处隐藏19811个字……本性质进行约分。
2、掌握约分的含义和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分的书写形式,认识最简分数。
3、在知识的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准备:分数卡片图片课件
一、复习
1、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
2、想一想: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
3、写一写:请你写出和相等的分数
在学生交流反馈后,引导学生对相等的分数做比较: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大的,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小的。
二、教学例3
出示例3:你能写出和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
学生尝试自主思考。
汇报:你是怎样想的'?先在小组里交流。
教学约分的含义。
师: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教师指出:约分要注意两点,一是约分后得到的分数要与原来的分数相等;二是约分后得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要比原来的分数小。
教学约分的书写形式
师:分子分母都要同时除以几呢?
生: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3或者6。
方法一:先分别除以12和18的公因数2、再分别除以6和9的公因数3。
方法二:分别除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6。
规范:画斜线的方向和商的书写位置
提示:熟练以后,约分可以直接写成=
师:约分到什么时候就不要继续除呢?
生:除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为止。
教学最简分数。
像的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课堂练习
同步练习1:说出一个最简分数
同步练习2:把约成最简分数。
1、指出下面的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练一练62页第一题)
2、分别说出下面各分数的分子分母有没有公因数2、3、5。
3、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练一练第二题
练习十一第5题
四、课堂总结
(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7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15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一)建立容积概念.
1.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细沙一堆)
实验题目: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
把长方体盒装满细沙,计算细沙的`体积.
2.学生汇报结果.
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细沙的体积: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教师追问: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
3.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指出: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师生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板书)
4.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出示长方体木块)
(二)认识容积单位.
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毫升)
2.出示量杯:这就是1升的量杯.
出示量筒:这就是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
3.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量筒上1毫升的刻度,找出100毫升的刻度.
②用量筒量100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升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满为止.
板书:1升=1000毫升
4.学生演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①把1升的红色水倒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升=1立方分米
②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毫升=1立方厘米
5.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反馈练习.
3升=()毫升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640毫升=()升
2.4升=()毫升3.5升=()立方分米
500毫升=()升760毫升=()立方厘米
(三)计算物体的容积.
1.教学例1.
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8×5×4=160(立方分米)
160立方分米=16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160升.
2.反馈练习.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
12×6×5=360(立方分米)
360立方分米=360000毫升
答:这个水箱可以装水360000毫升.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点?计算容积应注意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叫做容积.
(2)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是长、宽、高.
(3)6.09立方分米=()升=()毫升
1750立方厘米=()毫升=()升
435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9.8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判断.
(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2)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
(3)立方分米()
3.选择.
(1)计量墨水瓶的容积用()作单位恰当.
①升②毫升
(2)3毫升等于()立方分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