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案

时间:2025-11-24 14:39:06
环保教案

环保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保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环保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明白树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与健康的关系。

3.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从小确立“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点。

4.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情感,充分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喜悦情绪。

活动一:环境布置

师生共同制作墙饰“美丽的大森林”,幼儿人人动手在许多棵“树上”贴树叶。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人们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快乐地生活着,透过墙饰资料,让幼儿更直观地明白森林、树木对动物及人体的密切关系,是人类的好朋友。

活动二:参观活动

1.参观幼儿园内的树木,边参观边介绍其名称,以及他们的作用。

2.参观街道、马路边的树木,让幼儿观察其特征并介绍他们的用途。“为什么路边的树木长得高又大?”

3.参观小花园内的树木,让幼儿明白树木的品种繁多及其功能和过冬方法。

活动三:常识活动

透过谈话、观看VCD等形式,介绍树木对人体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遮挡阳光,给人们一片温馨的绿荫);

②药用(可制作药材);

③食用(有的果树生长水果给人们吃);

5对环境的影响(净化空气,释放氧气,绿化环境等)。并帮忙幼儿记住3月12日是植树节,以及周围常见树木的名称。

活动四:语言活动

1.透过讲环保小故事《爱护小树苗》,让幼儿明白保护树木的方法。

2.透过诵读儿歌《绿》(附后)等,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感情。

活动五:音乐活动

组织幼儿学唱《大树妈妈》这首歌,并采用歌舞表演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树木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活动六:游戏“答小记者问”

幼儿当小记者,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有关树木方面的小知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印象。

1.你明白吗?树木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2.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3.我们怎样爱护树木?

4.你明白树有哪些用途吗?

5.你认识哪些常绿树、哪些落叶树?

6.树是怎样过冬的?

活动七:社会实践活动“给树叶找妈妈”

带领幼儿到小花园内拾落叶,然后对照落叶看看是哪棵树上掉下来的,就算帮树叶找到了妈妈,巩固幼儿对树木特征的认识。

活动八:延伸活动“比一比,谁能干”

采用竞赛形式,让幼儿围绕大树念自己喜欢的儿歌,比一比谁念的最好听,评出优秀奖,可颁发小礼物。

环保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环境和动物生存的关系。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尝试创编歌词。

3、体验合作创作的快乐,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背景图一张插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导幼儿谈谈环境对动物的危害,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在一蓝蓝的天空下,有一片美丽的森林,森林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可爱的小白兔在绿草地上玩耍着,小鸟在蓝天里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小鱼在清澈地溪水中游来游去,可爱的大熊猫在森林里吃着竹子呢!大森林真美呀。但是慢慢地……

1、小朋友想一想,绿草地为什么没有了?蓝蓝的天空为什么变黑了?原来清澈的小溪流为什么变脏了?……

2、失去了这么美的环境你们心里感到怎样?

3、我们怎样来保护小动物们生活的环境呢?

小结: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小动物,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成为好朋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妙。

二、幼儿学习歌曲

1、听,什么声音?(听磁带一遍)

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范唱

3、幼儿学唱

A听音乐念歌词

B集体唱

C分组唱

三、创编歌词

1、我们除了把绿草留给小兔,还可以把绿草留给谁呢?……

2、请幼儿四人一组合作创编歌词,并把自己创编的内容用图画的方式呈现。

3、分组请幼儿表演

四、讨论、小结

1、一起合作开心吗?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学会了好听的歌,还和好朋友一起创编了歌曲,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准备怎样从我做起,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呢?

2、说得真棒,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妙!

环保教案3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环保小卫士的游戏活动,积极与同伴配合。

2、发展爬、跳、平衡的技能。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活动准备:

1、沙包、多块积木、平衡木等散放在活动场地上。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准备活动。

2、组织幼儿环保小卫士游戏。

●环保小卫士到各处检查环境,看看场地上有哪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建议环保小卫士经常将场地收拾干净。建议把某些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做成体育用具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环保小卫士表演自己变废为宝的本领:两手拿雪碧瓶(装水的),稳稳地走过独木桥;顶沙包走过独木桥;用报纸卷成棒做棍操;用塑料瓶贴上彩纸做哑铃操。

●组织幼儿玩综合游戏。将环保小卫士的活动组合起来,集体进行游戏:大胆顶沙包走过独木桥--跳过搭好的连续几块积木--有秩序的用积木搭成房子。

3、组织幼儿听音乐做放松运动,表扬游戏中积极、努力的幼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活动场地变脏了为引入点,采用了激励的、亲切的`口吻,虽然让幼儿用眼睛去观察了,用行动去解决了。但此次活动环节设置上缺乏游戏性,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似乎缺乏吸引力,而且活动量也不够充足,活动中针对幼儿基本动作的指导过于弱化,导致活动没有象预期地那样达到,未能激发幼儿的兴奋点。如何激发孩子的活动欲望,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体性将是我继续思考的问题!

环保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乌鸦、鲫鱼、蚯蚓、蜣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初步了解它们与生存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2培 ……此处隐藏10694个字……02~10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围绕自身的生活与生活空间,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调查、统计身边的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方法与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及其在生活里的应用。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及影响生存空间的一些因素,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3.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获取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难点:搜集数据需要一段时间,搜集的数据是否准确。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图书、上网收集等)了解环境及保护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谈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1.谈话导人:同学们,还记得乘坐“神舟”5号进入太空的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吗?杨利伟成功地在太空遨游了一番,并在太空拍摄了一张地球的照片,这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惟有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才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电脑展现图片)

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又是怎么对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生存空间。(板书课题)

2.交流认识:课前,同学们去收集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你对环境问题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充分交流收集的材料(图片、文字、数据等),说说是怎么收集的。

小结:是的,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却不懂得珍惜和爱护,大量的采伐和大量的.垃圾……在人类对大自然不断索取的同时,大自然也对我们作出了无情的报复,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糟糕。

其中,人口和环境就是影响我们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我们就从这两方面着手,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二、阅读相关资料——体验统计作用:

1.读图:阅读书上第102页的两张统计图(我国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统计图和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畅谈感想:看了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话想说?

4.小结: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大家可以阅读第103页的统计图。(我国造林面积增长情况统计图和我国自然保护区增长情况统计图)

5.交流想法: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6.小结:我们国家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两张统计图就足以见证。然而,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但从前两张统计图来看,我们的人口、污水排放还在逐年增长,环境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不断努力。

7.拓展: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量、造林面积、自然保护区等,这些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除了这些,你知道还有哪些因素吗?把你所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三、讨论统计内容——提出现实问题:

1.选择研究主题。

⑴思考:在我们的周围,同样能了解到有关我们生存空间的一些资料。你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可能选择的项目:气温变化情况;空气质量情况;缺水情况;最近的天气情况……

⑵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

2.成立研究小组。

根据各人选择的小课题,成立相应小组,每组推选组长,展开研究。

3.确定研究方法。

⑴小组讨论怎样开展研究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适时指导。

⑵交流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分析图表。

四、指导收集数据——加强统计策略:

1.谈话:收集数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统计工作,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来收集到这些数据?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每天测量,在报纸或网上查资料,走访有关单位……

4.技术指导:在收集数据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又如何克服?

学生交流。

说明:要按时收集数据,及时记录下数据,防止资料的流失。如果了解空气质量或气温变化情况,至少要积累十天的数据。

五、经历统计过程——提升统计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如下的统计活动(预留两周的活动时间):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用统计图、统计表呈现数据信息;

3.分析、描述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预测。

六、分析、交流想法——获得统计结论:

1.展示与交流:组织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活动。小组代表展示与汇报研究成果。学生积极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建议。

2.发起倡议:在交流的基础上,建议写一封给全校学生的关于“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的倡议书。

七、家庭作业:完成练习与测试P63的“数学乐园(四)”。

环保教案15

活动目标:

1、幼儿愿意与自然进行直接的接触,用心灵感受和观察自然。

2、幼儿学习用身体的各个器官去感受树木的特征,提高幼儿观察的兴趣。

3、使幼儿知道树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活动重点:

使幼儿知道树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活动难点:

幼儿学习用身体的各个器官去感受树木的特征,提高幼儿观察的。

活动准备:

1、(幼儿环境教育)(小班)——大树小树我爱你。

2、将幼儿分成6人一组,分散到幼儿园内树木众多的地方。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和幼儿来到幼儿园内树木众多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美丽的景色。

提问:幼儿园为什么这么美丽?

(因为有花,有草,有大树,它们就像给幼儿园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裳,把幼儿园打扮的特别美丽)

师:今天,这里有许多美丽的树木都想和你们做好朋友。走!让我们去找一找,认识这些好朋友吧!

2、将幼儿分成6人一组,分散到园内树木众多的地方,找自己的大树好朋友。(1)看一看请幼儿看一看树木的树干、树枝、树叶,让幼儿知道个部分的名称。并请幼儿想一想你的.大树好朋友像什么?

(有的像一把大伞,有的像一把大扇子,有的像笔直的竹竿)

每种树木都有自己的特征,就和小朋友一样,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

幼儿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模仿树的形态,看看谁长得最像。请幼儿记住自己大树好朋友的样子,以后还能找到它。

(2)闻一闻请幼儿站在树旁,闻一闻树的气味,感受树间的清新空气。

(3)听一听请幼儿闭上眼睛,安静地站在树与树之间听到了什么?特别是一阵风吹过的时候。

《环保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